多措并举保供应 严抓防控不放松 朝阳打好百姓生活物资“保障战”
日期:2020-03-10 来源:朝阳报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朝阳区现有京客隆、物美等规模以上超市140余家,便利蜂等便利店1350余家,社区菜市场、生鲜超市、超市搭载、社区菜店等蔬菜零售网点1400余处。疫情防控以来,我区采取了多种措施:引导重点商超加大调配力度、二级市场“点对点”补货、严厉打击哄抬行为……一手抓防控、一手抓供应,做好百姓“米袋子”和“菜篮子”的供应保障。
生活必需品供应全覆盖
一直居家办公的牛犁每周会固定在周一去家附近的京客隆京源店采购一次生活物资,“从春节期间就开始这个节奏,一次把一周需要的瓜果蛋奶都买好,减少外出的次数。”疫情防控期间,朝阳百姓主动减少外出,去一次超市普遍会大量采购生活物资。
面对市场出现的集中采购现象,区商务局紧急部署了京客隆、家乐福、永辉等15家骨干企业,90余家大型商超门店,加大蔬菜、肉蛋等生活必需品调配力度,增加商业储备,加大门店补货频次,按照平日3倍供货存货,确保生活必需品货架不空,快速实现了市场供应稳定。
从春节开始,京客隆集团旗下朝批公司、各配送中心生活必需品库存充足,生鲜商品实现一日两配。物美超市蔬菜加工中心24小时不间断加工,确保每天30万至40万包叶菜类产品供应市场。盒马鲜生仓库物流24小时不分昼夜分拣运输,根据门店销售情况进行二次甚至多次配送,保证店铺货源充足。
重点企业保障以外,我区还通过对二级市场和非连锁门店进行“点对点”补货,确保百姓生活必需品供应全覆盖。区商务局制定了《朝阳区二级市场和非连锁门店应对肺炎疫情开展生活必需品供应“点对点”监测补货保障的工作方案》,建立“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条块结合”防控机制,满足朝阳区43个街乡以及相关社区多样化需求,最大限度减少门店商品缺货时间,保障市场有序、合理供应。
同时,我区还充分发挥每日优鲜、盒马鲜生等电商企业前置仓、物流配送优势,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新鲜的果蔬。截至目前,每日优鲜、盒马鲜生、物美(多点)等企业已在我区累计设置“无接触自提点”550余处,禧驼在我区设置便民餐车7辆。2月1日起,我区安排24辆菜车,为管庄乡,东风乡,来广营乡等地的50余个社区提供蔬菜配送服务,其中,深入落实“吹哨报到”,为管庄乡协调进驻17辆菜车,开了17个点位,覆盖管庄10个社区和村,基本上能够满足居民买菜不出社区的需求。
保障和防控做到两手抓
不仅要让百姓买得到、买得方便,我区还建立了生活必需品供应及价格监测机制和重点区域巡查机制,让百姓买得放心。
“据对京客隆、家乐福、永辉等大型超市日销量监测显示,目前,朝阳区日均销售生活必需品在900至1200吨左右,整体走势呈平稳下降趋势。”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区与区内90家超市、29家菜市场主要负责人建立日报联系机制,每日对重点批发市场、大型连锁超市、连锁便利店、蔬菜直营直供企业等生活必需品货源供应、销售及运营情况进行监测,及时了解市场供应和价格情况。同时,还建立了企业店长联系机制及时沟通情况;建立属地街乡联动机制,加强社区连锁超市等商业门店的走访,督促及时补货。
保障供应的同时,商超的疫情防控工作更是毫不放松。朝阳区成立复工复产组商超物流工作小组,建立多部门联合督查机制,有序推进商超物流餐饮等行业企业复工复查。区商务局联合城管执法局及市场监管局对我区生活服务类企业进行不间断检查,并对规模以上复工企业进行全面约谈,已实现对全区104家规模以上商超、物流、餐饮,及130家重点商超门店的检查全覆盖。区商务局还组织了5个抽查组,对我区重点商超企业和门店进行走访巡查。
目前,全区90家规模以上超市、24家社区菜市场都已经严格落实了撤下门帘、执行“一米线”排队模式等防疫举措。同时朝阳区各大商超在防疫流程上也做了明确规定,比如在店门口增加测温岗,进入超市顾客必须佩戴口罩并接受体温测量;严格落实门店每日消杀流程,做到重点区域两小时一消毒,门店开门前和闭店后进行全面消杀,保证顾客购物安全。
区商务局还出台了《朝阳区重点商场超市餐饮等公共场所防控指引》,从建立人员台账、加强出入口管理、建立员工健康监测制度、建立应急制度、日常健康防护、顾客健康宣传等多个方面,对我区商场、超市、餐馆等公共场所进行疫情防控工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