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文创转型路 探索文创模式“走出去”

日期:2019-09-29 来源:朝阳报

    近年来,朝阳区紧紧围绕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政策先行先试优势,以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为重要抓手,积极探索老旧厂房转型文化产业园区的新模式,推进了全区文化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这些园区在朝阳这片土地上日臻成熟,并通过连锁经营、品牌输出等方式“走出去”,在北京乃至全国“多点开花”,引领朝阳文创产业发展迈入新阶段。今天“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我们来关注:“朝阳文创的转型升级之路——文创模式‘走出去’”。

    正在进行互动问答的红色音箱叫“半月谈小雅音箱”,是尚8 广告园内党建学习角的主角之一。 通过一问一答,大家不仅可以收听时政新闻、还可以听杂志、听书、听课,让园区的企业职工耳目一新。

    用党建内容来吸引和凝聚园区企业,既要注重形式和内容双创新,还要让企业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在半月谈小雅音箱旁边,VR一体机就是园区企业的创新产品,它利用最新的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数字技术,把“光荣岁月、改革开放、畅游航母、嫦娥4号登月”等内容,逼真地呈现在眼前。

    2007年,尚8集团从位于郎家园8号的北京电线电缆总厂发端,目前已经打造出了21个系列创意产业园,这些园区不仅是企业的办公场所,更是一个公共服务型社区,从党建知识普及、政策宣讲、人才培训到年轻人的交友活动、美食鉴赏;丰富多彩。同时,尚8园区打破单一类型企业集聚的模式,打造产业链条化布局,以朝阳区为“总部基地”,在北京乃至全国连锁发展。

    尚8集团相继创建了21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每个园区都有不同的主业,有主打“广告”的“尚8国际广告园”、主打“设计”的“尚8设计园”、主打“音乐”的“尚8国际音乐产业园”、主打“时尚定制”的“尚8时尚园”等,这些园区在北京乃至全国星罗棋布,成为朝阳文创业走出去的一张张靓丽名片。其实,在尚8园区发端的郎家园8号,也就是现在的CBD区域,“郎园vintage”这个名字也是耳熟能详。朗园vintage是历史上的郎家园万东医疗设备厂,如今已经演变成一个充满生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也是一座周边居民漫步其中的文化大院儿,“郎园”这一品牌也日臻成熟,并在其他地区复制输出。

    周末的晚上,从大望路地铁站西行10分钟,朗园虞社空间里,英国导演肯•洛奇1970年的先锋作品《小孩与鹰》正在通过投影仪放映给现场聚精会神的影迷。这是每周五晚上的郎园vintage文化品牌项目“电影晚自习”的惯例场景。对现场的粉丝来说,放映结束后的交流环节更是他们的精神大餐。

    电影晚自习、艺术展览、戏剧课、大师课……每年,郎园vintage举办的大小活动约400场次,经过几年的运营,郎园vintage的文化活动开始渗透到周边人群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定程度上的区域文化中心。郎园在服务园区企业的同时,还注重自有品牌的孵化,虞社、良阅书房和人民智造都是郎园孵化的自有品牌。

    得益于成功的品牌塑造和运营,郎园不断地扩张其边界。目前,在北京,郎园已经复制输出了东坝郎园station、石景山郎园park两个项目;在杭州,西湖边的郎园lakeside和滨江区白马湖动漫广场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在厦门和洛阳,郎园新项目也即将落地。

    尚8和郎园,是朝阳区文创品牌走出去的典型代表,经过20多年的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品牌效应、先进运营理念的和成熟管理团队的文创园区,以品牌输出、模式输出、团队输出等方式打造协作创新生态圈,以朝阳区为“总部基地”,在全国陆续布局,输出朝阳文创业发展的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