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私搭乱建、清理堆物堆料、统一规划设计、绿化美化增加便民设施……朝阳区于2017年启动的美丽乡村建设现已魅力初现,包括高井村、半壁店村、高碑店村、么铺村、郎各庄村、郎辛庄村、何各庄村、马泉营村、东窑村、金盏东村在内的10个村落经过近两年的建设与发展,新修、翻修村内道路38万余平方米,绿化美化16万余平方米,增加便民设施6万余平方米,居住条件更加宜居、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便民设施更加完善,呈现出绿色健康、和谐舒适的生态宜居美景。
绿色生态与舒适民居交相呼应
在朝阳北路与东五环交汇处的东北角,一幢幢粉饰一新的二层白色小楼十分显眼,村内道路两侧铺设彩色慢跑道,一排排银杏景观带让村内绿意盎然。这里就是朝阳区美丽乡村建设村之一——高碑店乡高井村下辖的白家楼自然村。
“以前的白家楼村可不是这样。”村民刘玉春感慨道,这几年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房子破旧、私搭乱建很多,下水管线、电线线路更是严重老化,且不说环境,连最基本的安全都没法保证。2007年通过新农村改造,村民居住环境得到初步改善。特别是2017年村里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房屋进行了粉刷、做了墙体保温,路也铺设成健身步道,“家家门前都有自己的小花园,亲朋好友来做客都羡慕我们,原来我们羡慕城里上楼的,现在反过来了。”刘玉春说。
刘玉春家在白家楼新村三区,在她家楼前的菜地里种着韭菜、番茄等蔬菜,楼后的小花园里还长着樱桃和石榴树。“每年夏秋两季,小院里果实满满。”刘玉春说起自己的美丽乡村生活充满了自豪与开心。
在高井白家楼自然村,村民居住的二层小楼共有400余栋,每栋楼楼上、楼下面积约185平方米,房前还设有10平方米小院。除了家家户户门口的小花园,村东侧还建有集文化、体育、休闲于一体的绿色大公园。村子东北角一处占地1.7万平方米的仓储物流基地也在去年完成疏解,“变身”银杏园,村民们亲手栽下了3000棵银杏树苗,成为白家楼村又一生态美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白家楼村打造生态绿地、幸福新景、时代先锋、美丽乡愁、织梦白楼5大景观,通过雕塑、铺装、绿化、景观小品,提升环境品质,营造地标形象。截至目前,白家楼村总绿化面积456亩,绿化率达51%。
高井村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居民住房不仅颜值提升,村内还实现雨污分流,自建中水处理系统,实施资源再利用,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天然气、自来水、网络、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等市政配套设施逐步完善,白家楼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变得更加舒适宜居。
第二批10个美丽乡村建设已启动
除了高井白家楼村,朝阳区另外9个村也各具特色。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打造“推窗见绿”的美丽宜居之家,陶家湾小区和水乡茶楼一条街建筑粉刷一新,白墙灰瓦,小桥流水,绿树成荫;崔各庄乡何各庄村依托自身生态、文化资源打造宜居村庄,村庄北部已形成湿地700余亩,一个环境优美、出行便利、居住舒适、文艺范十足的美丽乡村正逐步呈现;马泉营村实施新修、翻修道路7万平米,粉刷外墙28万余平米,绿化景观铺装4万余平米,建设停车场、便民设施等近3万平米,排排青砖灰瓦,处处绿荫环绕……
截至目前,朝阳区首批10个美丽乡村建设村共完成村内道路新修、翻修38万余平方米,新增村内绿化16万余平方米,建成停车场、公园等便民设施场所6万余平方米,完成排给水、强弱电、燃气等各类管线工程26万余米,新增路灯2000余套,而且新建、改造29座公厕,建设2座垃圾楼,村域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提升。
“今年,朝阳区农村地区在打造第一批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基础上,还启动了第二批10个美丽乡村建设。”区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包括崔各庄乡奶东村、高碑店乡半壁店村的小郊亭(自然)村、方家(自然)村,黑庄户乡万子营东村、万子营西村、大鲁店三村、小鲁店村,金盏乡金盏西村、黎各庄村,十八里店乡老君堂村共10个村,目前各村已开展私搭乱建拆除、堆物堆料清理工作,为村庄规划建设腾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