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区交通委获悉,7月1日起,朝阳全面实施道路停车改革,实现人工现场收费向电子收费的转变。据悉,朝阳共计规划施划了道路白实线车位8349余个,涉及105条道路。目前,电子收费设备以高位视频为主,部分道路暂时使用矮桩视频、地磁、手持终端等方式进行管理。
电子收费现场不收现金
只需要将车辆按规定准确停放入白实线停车位内,电子收费系统就将自动运行记录停车时长,所有费用也都将全额线上支付……道路停车全面电子收费后,市民可通过下载“北京交通”APP进行缴费。现场不再有人工收费,停车人也不需将停车费交给任何现场人员。道路停车管理员将转变承担宣传引导、维护停车秩序等工作。
记者走访多处路侧停车现场发现,电子收费设备以高位视频为主,部分道路暂时使用矮桩视频、地磁、手持终端等方式进行管理。7月1日后实施电子收费的全区8349个车位中,高位视频管理500余个,矮桩视频管理、地磁+POS机管理等试点400多个,今后还将推动进一步加大高位视频管理所占的比重,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干预因素。
区交通委负责人提醒车主,在路侧停车电子收费区域,停车人不要将停车费交给任何现场人员,也不要扫描任何人出示的付费二维码缴纳道路停车费,而是应使用“北京交通”APP等渠道线上缴费。如遇到黑收费等违规收费行为,可拨打96310城管热线举报,也可拨打区级停车管理部门电话举报。
道路停车居住认证应遵循四项原则
本次停车改革涉及电子停车收费的路段道路级别均在支路以上,是白实线车位。而用于居住认证的车位则一般属于支路以下级别,是白虚线车位。虽然居住认证车位以白虚线车位为主,但当白虚线车位确实无法满足需求时,部分白实线车位将用于市民的居住停车认证。
针对市民关心的路侧停车居住停车认证情况,区交通委工作人员介绍,道路停车居住认证工作由各区政府组织区停车管理部门、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因地制宜,确定认证条件,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后实施,遵循四项认证原则,即申请道路停车居住认证的须为注册在个人名下的本市号牌小客车;同一车辆在全市范围内允许申请一个道路停车居住认证;在居住小区或周边其他路外停车设施已有停车位的,不能申请道路停车居住认证;认证的居住车辆数原则上不超过本道路施划停车位总数。
区交通委提醒,申请道路停车居住认证的须持京牌且同一车辆在全市范围内允许申请一个道路停车居住认证;在居住小区或周边其他路外停车设施已有停车位的,不能申请道路停车居住认证;认证的居住车辆数原则上不能超过本道路施划停车位总数。
对于部分表示不知道可居住认证的车主,区交通委建议车主尽快将相关信息报到社区,争取在一周内完成认证。
收费标准
道路停车价格按三类区域实行差别化收费:
一类地区为三环路(含)以内区域及中央商务区(CBD)、燕莎地区、中关村西区、翠微商业区等4个重点区域,小型车首小时每15分钟2.5元,首小时后每15分钟3.75元;
二类地区为五环路(含)以内除一类地区以外的其他区域,小型车首小时每15分钟1.5元,首小时后每15分钟2.25元;
三类地区为五环路以外区域,小型车首小时每15分钟0.5元,首小时后每15分钟0.75元;
夜间(19点至次日7点),三类地区小型车均为每2小时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