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8点,家住将台乡芳园南里西区的小章刚刚下班,她顺畅地把车停入小区对面的停车场,锁车回家。一次看似寻常的泊车动作,在半年前,却是奢望,“我们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停车位特别紧张,以往这个点儿回家,车位肯定早就没了。”
在朝阳区,像芳园南里西区这样的老旧小区并不鲜见,停车难问题广泛存在。记者从区交通委获悉,今年以来,我区通过在居民区周边闲置土地上建停车场,结合环境整治在小区边角地和拆违后空地上挖掘车位等方式,已新增居住区停车位1966个,有效缓解了居民停车难问题。
环境整治见缝插“位”
小区内占道儿的地锁、碍眼的违法建设没了,靓丽的凉亭、规整的停车位建起来了……眼下,芳园南里西区的环境改造工程已接近尾声,院内车辆停放整齐、一栋栋6层小楼粉刷一新、路面干净平整。
芳园南里西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老楼规划建造时没有预留停车位,加上狭窄的楼间距和越来越多的私家车,停车问题一直成为居民的“心头患”。
说起住在这里的日子,院内居民语带无奈:“为了占个车位,空地上装满了地锁,老人走路特别不安全,而且只要有一辆车不按规矩停放,本就狭窄的小区内部路准堵得严严实实的。”
鉴于居民反映的情况,将台乡综治办派专人察看了小区周边环境,确定了对院内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其中涉及交通微循环、停车位规划等。
经过改造,原先一层居民在阳台外接的各种私搭乱建全部清除,工作人员将拆违后的空地和曾经堆放杂物的边角地收拾干净,铺上了透水砖,画上了整齐的停车位,行车道也全部重新铺了沥青路面,并规划为单向行车。如今,整治一新的芳园南里西区设有120个规范停车位,还安排专人24小时巡逻值守。
变“闲”为宝缓解停车难
芳园南里西区东侧的芳园南街,路不宽,双车道,周边仅有的一个停车场内只有20多个车位,往往一到晚上,路两侧都塞满了车。“车稍微大一点,从这路经过时,就得蹭着反光镜过去。”将台乡副乡长陈少毅告诉记者,据粗略统计,仅芳园南里西区就有200多辆机动车,加上周边几个老旧小区,纵使最大限度地挖掘小区内部车位,也还是无法满足居民的停车需求。
为了进一步缓解停车紧张问题,将台乡主动争取市区相关部门支持,将芳园南里西区东侧一处市土地中心储备用地改造为停车场。
7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这里时,该停车场已正式建成并对居民开放。“之前这里是一片闲置空地,里面杂草丛生,围墙也因年久失修出现了大大小小的裂缝。”陈少毅说,由于附近区域停车位紧张,很多车辆就停在便道上,一方面使行人无法正常通行,另一方面车辆挨着这堵满是裂痕的围墙也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于是,将台乡政府与区交通委、市土地中心取得联系,表达了在该地块上修建停车场的意愿。很快,这一想法得到了市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今年3月,停车场开始建设。
如今,经过一系列改造,这片空地上的杂草和堆物堆料全部清理完毕,铺上了沥青,画上了停车线,还装上了自动挡车杆和崭新的探照灯,并引入停车公司进行管理。为保障行人交通安全,将台乡综治办还在停车场外侧的人行便道上设置了阻车桩,将便道“还”给行人。
“大部分在这儿停车的都是周边居民,目前是免费停放,后期将通过社区居委会与居民协商议价,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芳园南里西区、芳园里等周边小区居民开放。”陈少毅说道。
“开源节流”满足居民需求
南磨房乡平乐园小区在去年9月前,全小区所有备案车位总共346个,可小区机动车数量早已超过1200辆,平均3辆车对应1个车位的现状,让居民很是发愁。
位少车多,抢车位的戏码天天上演。平乐园社区将停车问题反映给南磨房乡政府,在实地调研后,南磨房乡与清华同衡静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所合作,决定规范小区车辆进出口、内部交通设施,并重新规划小区环境,增加停车位。
“我们的主要做法就是‘开源节流’”。南磨房乡综治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先是“节流”,把挤占空间的外来车辆请出去。记者了解到,南磨房乡结合停车平衡方案和实际情况,对小区内部停车设施和标识标线进行改造,并更换了新的电子杆,加强封闭式管理,优先给房产在此、居住在此的居民办理固定车位停车证。“对于外来车辆,也不是完全不让进,但是要按照时租价格收费,价格杠杆就‘请’走了大部分外来车辆。”该负责人表示。
而最关键的还是“开源”,1200多辆机动车与346个车位之间的矛盾,最终要靠扩容来解决。清地锁、在消防通道加装硬隔离、缩减路侧花坛面积、拓宽路面、改善道路行车方式……经过一系列改造,平乐园小区内部的车位从346个增长到960个。
这还不是结束,改造依旧在进行中。小区东门外,曾有个早市,如今,早市改建成了窑洼湖公园,早市的仓库改造成一块有2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加上这200个车位,一共1100多个,差不多已经能让平乐园小区的车辆与车位达到1比1了。”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