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终端让朝阳居民过得更滋润 居民贴码扔垃圾可积分换礼

日期:2017-09-21 来源:朝阳报

    扔垃圾时扫描智能废品回收机上的二维码便可获得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担心自行车被盗,将车停进智能车棚安全又便捷;老人不想做饭,下楼便可在自助售餐机上买到美味可口、热气腾腾的饭菜……如今,家住朝阳,遍布社区的智能终端解决了居民实际生活中的很多难题。记者从区社会办了解到,近年来,我区结合区域特点和居民需求,疏解低端业态,加大了便民服务设施的供给。年初以来,我区各街道已引入自助售餐机、自行车智能管理系统、智能快递柜、智能衣物回收机等智能终端共1025个,使更多居民享受到社区服务带来的便利。
    家住小关街道惠新北里社区的史小安,每天扔完垃圾后,只要有时间,就会上网登录城市生活垃圾智能分类管理系统,查看自己的积分。
    史小安的这个新习惯已经持续了近半年,源于小区内新增的智能废品回收机。蓝色的外壳、两个密封盖,可回收纸类、塑料、金属、织物、电子、电器等物品。“我们会为每户居民发放一个‘北京蓝’生态卡和二维码号码,居民可以通过将生态卡与手机绑定,建立积分账户。”惠新北里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居民有废品要处理时,可以给要处理的物品打包贴好二维码,然后投放进废品回收机。专职回收员一天会至少打开两次收取物品,并为二维码所对应的居民生态卡积分。
    记者了解到,垃圾也被“明码标价”:1个饮料瓶积5分,1个易拉罐积8分,1公斤衣服积20分,1部废旧手机积300分……这些积分可以兑换成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如果垃圾混装的话,没办法获得积分,所以绝大多数人会把垃圾认认真真分类打包好再投放。”小关街道工委书记李钧介绍,惠新北里曾驻扎着好几个废品回收摊位,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废品随意乱堆,每个摊位都像一个露天垃圾堆。居民卖废品时,缺斤短两的事儿也时有发生。去年年底,社区正式清退废品回收点,引入垃圾智能分类平台。平台运行半年多来,小区70%的居民已完成注册,回收垃圾变成了一件时尚又方便的事儿。
    智能终端的运用,让惠新北里社区居民日渐养成了垃圾分类习惯,据悉,我区目前已在安贞、垡头、大屯、酒仙桥等18个街道设置了311台再生回收机,并在八里庄、奥运村、东湖等13个街道设置了智能衣物回收机180台,为更多居民开启绿色新生活。
    截至目前,我区已有20余个街道安装了智能终端,下一步,智能终端将在更多社区进行推广,并结合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从“吃、住、行、游、购、娱、健”等方面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
    轻轻刷卡,车棚的玻璃门自动打开,自行车可在此歇脚,电动车还有充电车位。出门时,一旦卡和车不匹配,系统立即锁门、报警……最近,在麦子店街道霞光里5号楼前,一座蓝白相间、时尚靓丽的小屋吸引了往来行人的注意。“这是智能车棚,专门存放居民的自行车、电动车。”社区工作人员一语道破小屋的用途。
    霞光里社区里原来也有个老旧车棚,但因年久失修,车棚内外设施陈旧、环境脏乱,“一刮起大风来,车棚的顶子都能被吹得掀起来。”提到曾经的车棚,附近居民无不抱怨:车棚还被“僵尸”自行车占据了近半空间,家里好点的电动车都不敢存那儿,怕丢。
    为了解决居民自行车存放问题,麦子店街道今年以霞光里社区为试点建起了“智能车棚”。记者看到,新修建的车棚内宽敞明亮,可供100余辆自行车停放,靠墙的一排是电动车专用车位,旁边还装了充电插座。“车棚不设专职看管员,凡登记存车的居民都会领到一张智能卡,刷卡后方能进出车棚。登记存放的自行车、电动车内镶嵌一块芯片,保证每张卡对应一辆车。想推别人的车出门,系统立马锁门、报警。”霞光里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不会丢车之外,电动车在这里充电也更安全,时间到了可自动断电。”
    像麦子店街道霞光里5号楼前的智能车棚,在朝外、垡头、左家庄、潘家园、团结湖5个街道的12个社区也已经投入使用,“这些社区以老旧小区为主,全区1500多辆自行车、电动车有了新‘家’。”区社会办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