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是第七个世界肝炎日,当天,区卫计委、区疾控中心在红领巾公园开展世界肝炎日宣传活动,向居民普及肝炎防治知识,提高成年人乙肝疫苗接种率,进一步降低全人群乙肝感染率,保护居民健康。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我区已经形成了医院、疾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位一体”的母婴阻断工作模式,有效提升了新生儿、婴幼儿疫苗接种率。目前,全区正在积极推进成年人乙肝疫苗免费接种工作。
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乙肝感染发病后,不但治疗时间长,费用昂贵,而且难以根治,但是预防乙肝方式却相对简单。“目前,世界上公认的预防乙肝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疫苗接种。”区疾控中心流行病和地方病控制科副科长葛申介绍说,乙肝疫苗接种可使95%以上的接种人群获得保护,至少可降低85%到90%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死亡。此外,乙肝疫苗也是目前唯一可预防人类主要癌症肝癌的疫苗。
从2009年起,朝阳区在全区范围内逐渐形成了医院、疾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位一体”的母婴阻断工作模式,婴儿从出生时就给予免费的疫苗接种,从而有效提高了母婴传播的阻断成功率。
据葛申介绍,朝阳区儿童首针乙肝疫苗接种率已达到99.98%,同时,还在初中一年级时段推行了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策略,使得儿童乙肝发病率、感染率逐年下降,“15岁以下的儿童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自2010年开始就已经降至为0。”
“从2016年底开始,朝阳区率先在全市开展了成人免费乙肝疫苗接种工作。”葛申表示,成年人主动接种疫苗,获得抗体,可以进一步降低乙肝病毒的感染率,远离乙肝困扰,“居民持有效身份证件到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他医疗机构就可以免费接种。”
链接
乙肝传播途径:血液、母婴、性接触。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乙肝病毒。
乙肝高危人群:乙肝病毒感染者的配偶、家庭密切接触者、医务人员、男男性接触者、血液透析者等人群。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方式:共3针,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