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登记注册的经营范围看似精简了,但实际上企业未来发展的领域更宽广了!”张翔宇是中关村朝阳园内一家初创企业的负责人,他刚刚拿到了企业的营业执照。比对以往创业“前辈”们拿到的营业执照,他惊喜地发现经营范围一栏有了变化。以往的营业执照上,企业经营范围总是清楚地列着企业每一项经营内容,而自己的这张营业执照上只写了主营“技术推广服务”,后面括号内详细标注“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
这样的变化得益于工商朝阳分局在全市率先推行的企业经营范围登记优惠政策。中关村朝阳园内的新增的内资企业在登记注册时,不必像以往必须清晰地列出每一项经营项目或企业未来可能涉及的经营项目,而是只需列出企业的主营项目即可。
“比如一家贸易公司,最初登记注册时候经营范围包括‘鞋类’,但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希望同时经营服装,但其经营范围内并没有‘服装’类别,该企业就需要变更经营范围。”工商朝阳分局登记注册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往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变更经营范围意味着企业营业执照、许可证等都需要重新备案,备案时间至少需要一个月。
“不少初创企业在最初几年仍处在不断探索经营范围的阶段,且企业规模扩张迅速。以往明确经营内容的登记注册方式,可能会限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探索,企业经营范围一旦发生变化,就需要重新申请变更登记。”该负责人表示,企业经营范围登记优惠政策实行后,中关村朝阳园内资企业(有形市场、集中办公区、孵化器内的企业除外)的经营范围除主营项目及需审批项目外,均可以不再记载其他项目。企业只有在改变其主营项目或从事其他需审批的经营活动时,才需进行工商变更登记。
“未来企业发展有了更多可能性,让我对创业更有信心了!”张翔宇认为,这项优惠政策可以有效增加企业选择经营项目的自主性,降低企业办理工商登记手续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同时也是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双创”的有利政策。
据了解,中关村朝阳园内目前已有六大领域服务业企业享受朝阳工商登记优惠政策。“六大领域”涵盖科学技术服务、互联网和信息服务、文化教育服务、金融服务、商务和旅游服务、健康医疗服务。涉及的企业在放宽名称及住所登记条件、注册地址与经营地址分离、不具体核定经营范围、外商投资企业登记事项一体化办理等7大项17个小项享受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