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评选结果揭晓 朝阳入选项目总数连续四年全市第一
近日,第四届“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评选结果揭晓,朝阳6个项目脱颖而出,入选数量居全市各区之首。
规划引领下的三里屯国际商居融合片区式更新(一期)项目、酒仙桥将台片区活力焕新项目2个项目被评选为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
三里屯国际商居融合片区式更新(一期)项目位于朝阳区西部与核心区交界处,面积约318公顷,属第二使馆区,有太古里、北京新工人体育场等区域地标,国际交往与商业消费功能突出,是朝阳区商圈更新与区域综合性更新的典型地区。项目打造了北接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南接朝阳北路的慢行友好“小香榭丽舍街区”,新增绿化面积4000余平方米,营造富有国际情调的浪漫氛围。在工体北路完成1.5公里的步道系统改造,增加3000余平方米非隔离带绿化面积,打造出行更便捷、街景更靓丽、生态更美好的时尚街区。太古商圈也持续升级,围绕“Fashion for-ward”(潮不停流),推动西区、南区、北区持续更新。该项目让三里屯国际商居融合片区成为首都国际会客厅与城市品质提升的典范。
酒仙桥将台片区活力焕新项目地处首都机场高速的东南方向,重点打造蓝绿交织的花园城市样板和全龄友好无界生活廊道,为朝阳区“两河一带”世界级滨水经济区提供创新实践。坝河滨水空间治理将21.65公顷滨水空间打造为蓝绿交织的生态艺术水岸,建成4.6公里林荫骑行道、3座跨河人行桥梁及12处亲水平台,提升滨水空间可达性与舒适性。四得公园升级低效绿地,新增2.9万平方米体育场地,首都机场高速沿线项目串联四得公园、将台站及坝河,以完整社区理念打造花园式街区,激活沿街公共空间活力。万红路街区实现100%闲置楼宇改造,打造2.8万平方米低密度慢生活消费场景。该项目通过生态与城市功能叠加,激活区域活力,让生态、产业、商业与民生协同发展。
在4个荣获北京城市更新“优秀案例”的项目中,日坛公园花园式街区项目通过城园相融,还绿于民,打造“开放融合的共享街区”“便民惠民的服务街区”“芳香典雅的文化街区”;朝阳大悦城地下空间升级改造项目通过空间改造提升消费体验,为传统商业设施的提升改造提供了成功范例;米阳大厦项目利用老旧楼宇焕新打造智慧媒体新高地;地铁13号线北苑站周边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通过地铁站点周边改造,破解民生难题,让社会治理更精准。
从首届“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评选以来,朝阳区累计已有26个城市更新项目入选,已连续四年位居全市第一。朝阳区城市更新促进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片区的整体焕新到单个建筑的活化利用,从地上商圈升级到地下空间改造,这些实践共同勾勒出朝阳区城市更新从“增量扩张”,走向“存量提质”的清晰路径。下一步,朝阳区将强化政策引领,推进制度创新,全力打造一个更具幸福感、归属感和吸引力的未来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