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朝阳要闻

规划引领方向实干争先交出新答卷——区委十三届十次全会侧记

日期:2025-07-29 10:29 来源:朝阳报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全市半年工作会刚过,朝阳大地处处激荡着奋楫争先的蓬勃气象。

7月26日,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十三届十次全体会议召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市半年工作会议各项部署,总结2025年上半年全区工作,研究部署下半年主要任务,动员全区上下牢记嘱托、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服务全局挑大梁、作示范。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下半年,北京朝阳应该怎么干?如何才能干得更好?会场内,信心在传递,共识在凝聚,发展路径愈加明晰。与会同志一致表示,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按照市委“四个走在前”和“四个更加突出”工作要求,迎难而上、主动作为,以规划引领方向,以实干谱写朝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扛起重大责任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大区要有大区的责任、大区的担当,服务全市挑大梁,于朝阳而言,首先要体现在抓好当前经济上。

“我们要继续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区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刘佳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推动“十四五”经济社会各领域任务顺利收官,统筹做好“十五五”规划《纲要》和35个专项规划研究起草。将坚持“商务+科技”双轮驱动培育新质生产力,用好两业融合示范园区相关政策打造全市示范标杆。同时,还会更加突出抓经济的体系能力,以生态建设促发展、以精细管理创效益,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协助企业找技术、找人才、找资本、找资金、找场景、找应用、找生态、找链条。

区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峰表示,将紧盯经济指标任务,稳住存量、挖掘增量,为朝阳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提供支撑;将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和载体,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和消费形式,大力提升消费;将深化“两区”建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更多改革项目落地,巩固朝阳区首都外资首选地和聚集区的地位。

区投促中心主任陈巴黎表示,将继续抓好协调统筹,紧盯重大项目,提升招商能力,推进项目落地。持续深化朝阳区国际资源招商转化,精准对接国别招商,加大产业政策宣传,实现朝阳经济高质量发展。

招商引资不仅是经济部门工作,作为2.9平方公里藏着81家企业总部的地区,呼家楼街道工委书记吴勇刚表示,街道将继续瞄准即时零售等领域实施精准招商,坚持问题导向,做好规下施工网上登记等小切口“微创新”,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深化改革创新释放发展活力

保持“走在前”,就要敢于突破。多位区委委员提到,只有主动走出舒适圈,敢闯“无人区”、敢啃“硬骨头”,才能让改革持续激发动力、释放活力、提升竞争力。

区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容珍表示,将以打造全国首个数据商务区为契机,建设国家数据流通交易中心核心区,通过数据要素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赋能传统商务产业,培育新兴数字业态,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的新型数字经济生态体系,驱动商务、贸易等领域全面数字化转型;将构建围绕场景、投资、生态的全要素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数据要素赋能国际商务服务创新发展,形成数据流通交易核心带;将以建设朝阳AI全域数字之城为主线,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政务领域、产业发展、生活场景,加快形成“数聚朝阳,智绘美好”的新图景。

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副主任姜波表示,下一步,中关村朝阳园将高质量开展“十五五”科技创新规划编制,谋划机器人产业生态建设,培育未来产业增长极,高水平做好企业服务,培育先进制造业,提升工业综合竞争力。

敢于突破,不仅是科技创新,还体现在商圈焕新上。近年来,在朝阳区,不少曾经辉煌的老商业街,经过城市更新改造再度“翻红”,一跃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活力值爆棚,朝外大街便是其中代表。朝外街道工委书记孟繁森表示,将进一步通过文化赋能,优化环境,打造“职、住、学、娱的国际生活美学街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朝阳北部地区科技创新企业集聚,崔各庄地区工委(乡党委)副书记、办事处(乡)主任(乡长)许智勇表示,崔各庄地区将紧盯朝阳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入驻大望京商务中心启动运营的有利契机,聚焦医疗器械和光电技术两大赛道,加强政策支持和场景驱动,积极吸引明秩生物、精智未来、光阅科技、心生科技等高科技企业落地大望京商务中心,努力打造朝阳北部科技创新高地。

城乡融合打造美丽朝阳

此次全会,朝阳区首次提出“建设高品质城乡融合美丽朝阳”这一理念,“这是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迈出的关键一步,也是理念上的转变。”与会代表捕捉到报告中的“靓”点纷纷表示。

“坚持‘大片区更新、大尺度开放’,建设‘两河一带’滨水经济区。”区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成志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滨水空间建设,治理亮马河、坝河15公里河道,将亮马河打造为人民之河、世界名河,将坝河打造为北京大运河历史名河。打造通航慢行,坝河15公里游船至北运河直达城市副中心,延伸亮马河航线至坝河15公里游船航线,推动亮马河、坝河77.4公里慢行系统全线贯通。“我们更要做强亮马河文化经济带,开发滨水文旅消费业态,提升沿线商圈、产业资源,打造国际产业、科技创新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如今,在花园城市建设的推动下,“森林环抱、公园相伴、场景交融、多彩繁华”的场景,成了朝阳的生活日常。区园林绿化局党委书记于淑杰表示,朝阳区坚持以花园城市发展理念为遵循,在绿色空间建设、完善公园服务体系、焕活城市多彩场景、促进城园融合共享等方面不断实践创新,以绿色生态先行的鲜活样板推动朝阳建设首都花园城市示范区。下一步,将谋划好园林绿化五年规划、三年计划和一年任务,以首都花园城市建设和林长制工作为总牵引,高质量完成四环路提质改造工作,推动温榆河二期建设开放,持续推进“绿起来、美起来、联起来、活起来、循环起来”的花园城市建设升级。

农村地区是朝阳发展的潜力所在,区委农工委书记万小兵表示,朝阳农村地区将把当前加快城市化、推动乡村振兴克难攻坚的组织优势、破题优势,转化为下一阶段深化城乡融合的治理优势、发展优势,系统谋划好“十五五”时期城乡空间、建设、产业、治理全面融合任务,全力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朝阳实践。同时,进一步筑牢“良种良地良机良技”现代农业基底,支持科技种业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壮大。

常营地区工委(乡党委)书记韩酉晨表示,将进一步推进乡域规划落地,促进集体经济从规模和体量上做大做强,实现集体经济向“引资引智”转型。

左家庄街道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程俊英表示,下一步,将把亮马河垂直街巷都打造成花园街巷,联动各类场景、联动政校企,实现“生态共建、价值共享、发展共赢”的绿色民生、绿色经济。

朝阳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韦平则用“潮朝(chao)阳、正朝(zhao)阳、更精彩”九个字为朝阳未来的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场景“画像”,他表示,文旅融合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引擎,将进一步在产业、商业消费、百姓需求和人文需求等方面做好规划工作,充分挖掘文旅产业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

“让人民建”和“为人民”有机统一

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会议指出,要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办,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厚植为民情怀,兼顾公平和效率,让群众最急需、最紧迫的诉求优先解决。

区委教育工委书记董健表示,将结合“南部崛起、东部跨越、北部提升”区域战略发展要求,进一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持续提升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让每个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建设教育强区。

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之源。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书记、局长毕重伟表示,当前,朝阳区聚焦数智就业服务模式,联合高德地图等平台推出多元化就业服务场景,实现“数字技术+平台经济+就业服务”协同创新,推动基层就业服务更加高效便捷。未来,将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不断完善稳就业政策工具箱,在稳定和扩大就业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如何让城市更美好?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两新”工委书记徐宏桢表示,朝阳社会工作系统将以“共朝美好”品牌为引领,全域推广党政群共商共治机制,抓好新兴领域党建,支持基层创新,做好人民建议征集和社工队伍、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构建“遇事一起议,办法一道想,决策一块定,大事一同办”共同体,让治理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基层治理金名片。东风地区工委(乡党委)书记陈利娟表示,报告中提到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完善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让生活更加安全。这不仅是沉甸甸的政治责任,更是重要的民生福祉。东风地区将进一步发扬新时代的枫桥经验,不断夯实和创新基层治理,强化地区综治中心建设,统筹好安全和发展。

走出会场,与会者信心百倍,带着“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心中有数”的行动力,奔向抓落实的四面八方,用实干推动朝阳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