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潮头零距离——朝阳区党政代表团走访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企业侧记
为努力开创首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挑好重担、多作贡献,朝阳肩负着建设向世界展示中国高水平开放、践行中国式现代化、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三个窗口”的时代使命。
如何更好扛起责任、攻坚突破?市两会胜利闭幕第三天,区委书记文献率朝阳区党政代表团,于1月28日至1月30日直奔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地察看最新科研成果、关注成果转化路径,走访知名企业、政府部门等,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深化合作对接、提升合作能级。
作为首都经济大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朝阳义不容辞。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3天2晚,5次实地考察、4场座谈会议,朝阳区党政代表团一行把全部时间投入到看企业、定方向、谈合作中,让朝阳的活力与开放为更多企业和地区所知。
“带着地图去敲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的崛起,是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认准了广东省这个勇立潮头的改革先锋,锚定了新能源汽车这一极具强带动性的重点产业项目,朝阳区党政代表团一路南下精准招商——广汽埃安智能制造的柔性生产、低碳生产和数字化水平已经走在行业前列;比亚迪从自主创新到全面开放创新,持续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变革,其推出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运量云轨和低运量云巴,更是填补了轨道交通技术产业空白,为全球城市治理交通拥堵提供有效方案。“现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我们张开双臂欢迎大家来北京朝阳建立集研发、设计、生产、服务于一体的北方中心。”座谈交流中,文献代表朝阳区委区政府,向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出到北京朝阳投资兴业的邀请。而邀请背后,有朝阳区商务、规划等部门的政策支撑和优质服务,有来广营、金盏、东坝、孙河等承载着朝阳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农村地区广阔产业空间。
“提着篮子去选菜”。今年,朝阳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奋力推进传统领域‘迭代’、新兴业态‘抢滩’、未来产业‘占先’”的工作目标。紧跟科技创新新动向,更有针对性地吸引符合朝阳区产业发展方向的优质项目,才能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提着“科技创新”这个篮子,“新能源车”成为篮中的“新鲜菜”。诚然,朝阳与“车”有着不解之缘——1958年,北京第一台小汽车——井冈山牌小轿车在朝阳问世;1984年1月,中国汽车的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也在这里诞生。抓住“车”、延伸“车”、超越“车”,如今,汽车行业已经成为朝阳区社零额重点支撑行业,汽车消费占全区社零额总量的近20%,其中,2021年至2023年,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占全区汽车类零售额的比重实现持续提升,朝阳也成为城六区中新能源汽车销售和使用最活跃的区域。走进新能源汽车生产线,日新月异的科技、产业发展变化,也让朝阳区党政代表团成员深感“走出来”拓展视野、加强专业学习的重要性。“要进一步加强与新能源车企的交流,真正成为行家里手。”
行动背后是理念的革新、模式的创新。朝阳区作为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主承载区,这里有好的政策导向,有广阔的市场需求,有多元的销售渠道,以及不断完善的配套设施和在数字人、消费元宇宙等细分领域赛道的应用场景及科研成果,这些都与新能源汽车企业需求十分契合。如何发挥朝阳区“窗口”优势?如何强化分工合作、各扬所长?一路上大家带着这些问题深入调研、交流讨论,纷纷表示将积极学习借鉴广东省的好经验好做法,比学赶超、善作善成,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更好推动本部门、本区域高质量发展。
放眼未来,朝阳区正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在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朝阳向企业发出诚挚邀请,未来,必将有更多企业爱上朝阳、融入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