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政协对接考察团赴内蒙古自治区对接东西部协作工作 发挥政协优势推动京蒙协作再上新台阶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北京市政协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开展“京蒙合作、政协助力”的部署要求,5月16日至19日,朝阳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王旭率朝阳区政协对接考察团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卓资县,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对接考察,就东西部协作工作签订框架协议。朝阳区政协副主席赵年生、王强,秘书长董会生,乌兰察布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白颢,乌兰察布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方泽,市政协副主席杨印、袁晓东,秘书长杨源,察哈尔右翼后旗(以下简称“察右后旗”)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刘斯琴,卓资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武建清,通辽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吕永成,市政协副主席盛勤、徐宝君,秘书长韩士忠,科尔沁左翼后旗(以下简称“科左后旗”)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张大力分别参加考察座谈。
在乌兰察布市,朝阳政协对接考察团走进察右后旗白音察干镇以北至乌兰哈达苏木一带的乌兰哈达火山生态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实地了解火山生态保护、开发建设、产业拓展等情况,并走进乌兰哈达苏木牛明村多处民宿,了解乡村旅游及特色民宿发展情况。对接考察团认为,今后,双方政协将进一步围绕党政所需、群众所盼,建立和完善两地政协常态化协作机制。同时,围绕产业协作、教育医疗帮扶和消费帮扶,进一步拓展合作交流领域,不断寻找新的合作对接点,推进察右后旗现代化农牧业产业、文旅产业发展,拓宽优质特色农畜产品市场销售渠道,开创两地协作共赢新局面。
在卓资县,对接考察团先后走进内蒙古蒙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易地扶贫搬迁服务中心扶贫车间、卓资县北京朝阳学校、卓资县人民医院,通过听取介绍、实地参观,详细了解朝卓帮扶项目成就。自京蒙协作实施以来,朝卓两地在聚焦产业兴旺、强化市场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目标任务上持续发力,成果丰硕。对接考察团认为,今后将进一步增进互信了解,把“卓资所需、朝阳所能”结合起来,在加快推进已有协作事项的基础上,整合各方资源,加强对接协调,多层次、全方位交流合作,深化互访交流,把亲戚走得更亲更近,把协作拓展得更宽更深,为深化“京蒙协作、政协助力”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通辽市科左后旗,对接考察团分别走进巴胡塔苏木伊和布拉格嘎查白好斯巴根家庭牧场、科尔沁牛业公司、蒙医整骨医院、富力小学等地,详细了解帮扶项目实施运营、产业发展、资源禀赋等情况。
自2021年5月,朝阳区与科左后旗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以来,协调落实市、区两级京蒙帮扶资金1.08亿元,围绕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消费帮扶、人才培训等方面实施帮扶项目38个,为科左后旗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动力。
在此次对接考察过程中,朝阳区政协分别与乌兰察布市政协、察右后旗政协、卓资县政协,以及通辽市政协、科左后旗政协开展座谈,并签署区市旗县“京蒙协作政协助力”框架协议。今后,京蒙两地政协将在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加强互访交流合作、组织联动履职活动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定期组织相关政协委员、智库专家、企业家等,围绕京蒙协作重点领域以及政协相关工作开展视察考察,达成结对意向,明确帮扶责任,为深化京蒙协作贡献智慧力量。
王旭表示,此次签订的框架协议为进一步深化东西部协作,加强双方政协交流指明了方向、划出了重点。今后要切实把握协作要求,在框架协议引领下,聚焦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产业、就业、消费、人才、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持续发力支持,深化合作共享;要拓展双向合作交流,推进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实现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共同发展。特别是要加强政协之间的常态化双向沟通交流,在助力京蒙协作的同时,共同提升政协工作水平;要切实发挥政协优势,充分整合人才资源,智库力量,聚焦朝阳区与“两市两旗一县”的协作重点任务献计出力,互通优化、发展多赢,为推动京蒙协作中作出更大贡献。
乌兰察布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白颢,通辽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吕永成分别代表两地政协,对朝阳区政协长期以来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希望京蒙双方政协在深化产业协作、深化社会事业协作、深化劳务协作等方面加强合作交流,引进更多优质资源,助力地区发展。卓资县、察右后旗、科左后旗政协领导分别表示,将继续加强与朝阳区沟通对接,扎实抓好当地与朝阳区现有合作项目。同时,也希望朝阳区政协统筹资源,在招商引资、项目推介、教育医疗、等方面多提宝贵意见、把脉会诊,共同推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