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朝阳要闻

实施九个方面30项重点任务 2023年朝阳区数字经济核心区这样建

日期:2023-03-16 10:31 来源:朝阳报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春潮涌动,千帆竞发。近日,《2023年朝阳区数字经济核心区建设工作要点》正式印发。2023年,朝阳区将围绕“科技+商务”双轮驱动发展战略,以北京数字经济核心区建设为统领,实施九个方面30项重点任务,统筹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两区”重点园区建设等发展目标在朝阳区落地生根,致力于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朝阳实践。

2022年成果

全区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2237家,实现营业收入4807.3亿元,占全市比重10.4%。

打造“3+X”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按照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一区一品”发展战略,打造数字经济“3+X”重点产业集群,重点突破互联网3.0、人工智能、医药健康等产业集群,打造朝阳特色产业标杆。

●互联网3.0产业围绕打造全市互联网3.0产业高地,落地实施《朝阳区互联网3.0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出台互联网3.0发展专项支持政策;完成数字人加速器(一期)建设,启动星地中心元宇宙产业园建设;落地建设网易数字产业创新中心,推进光场、动捕、数字人存证平台、数字商品流通平台、元宇宙职业培训赋能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组建应用场景研究院,构建互联网3.0产业企业特色链条式集聚。推动设立元宇宙专项基金。依托全区现有产业优势及场景应用资源,规划打造“一纵一横多引擎”的全区互联网3.0产业发展格局。

●人工智能产业构建以场景应用牵引技术创新的产业培育路径,推广智能技术企业评级与AI技术通用测评体系,成立人工智能应用联合会,打造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创新服务平台,推进人工智能特色标杆孵化器建设,组建人工智能专项基金,吸引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

●医药健康产业加强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打造中国生物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园区;规划建设国药生命健康产业园,支持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聚焦医药研发、医药研发服务、医疗器械、数字医疗等重点领域,吸引集聚重大项目、功能平台和优质企业。

●工业互联网(工业元宇宙)产业在数字孪生车间、数字孪生工厂、产品仿生设计、测试验证与优化、运维巡检、远程维修等方面打造一批标杆案例,建设工业互联网(工业元宇宙)解决方案策源地。与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合作打造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工业元宇宙示范园,营造以赛、展、会为核心的工业元宇宙产业生态。

●数字安全产业发挥360等行业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支持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开展网络安全保险项目,构筑数字安全产业发展高地。

●光子产业推动电子城IC/PIC创新中心研发算力服务平台和光电芯片封装测试验证等公共技术平台建设,推进组建中关村光电子产业联盟,筹备举办全球光子大会,吸引光电芯片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

推动数字经济核心技术创新

●组织实施互联网3.0虚拟引擎、三维图像建模、光线追踪、工业仿真、近眼显示、人机交互、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追踪定位交互算法、虚拟制作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支持、引进建设互联网3.0产业链底层技术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创新中心等,支持其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和技术转移孵化项目落地。优化完善科技创新组织体系。

●围绕“3+X”重点产业领域,加强技术预研,制定、发布科技创新研发技术领域指南;加大对科技研发攻关、揭榜挂帅、科技成果转化等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围绕创新研发方向提升专利布局、知识产权导航、分析预警等专业化水平,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标准创新能力水平。

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新增5G基站不少于220个,推动重点区域室内5G信号覆盖。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城市基础设施深度整合,支持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高可用医保专线接入专网,加快推进政务云升级改造和政务应用上云。新增5G基站不少于220个,推动重点区域室内5G信号覆盖。加快推进城市感知体系建设,搭建朝阳区市政交通一张图服务系统,支持建设朝阳交通智能云平台项目;做好项目落地服务,推动数字经济算力中心(一期)项目6月底前开工建设。

提升产业数字化发展效能

●积极扶持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企业,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3.0等领域新技术深度赋能金融科技应用创新,引进培育数字金融企业在朝阳集聚。培育一批直播、电商、在线文娱、交通出行等领域数字化消费“链主”企业,搭建朝阳特色的数字消费新场景。以三里屯、蓝色港湾、朝外等商圈建设为重点,打造具有全国示范引领作用的“标杆数字商圈”。

●拓展泡泡玛特城市乐园、微博电竞场馆建设中数字化技术应用,落地一批数字文化产业项目。鼓励企业对5G+4K\8K直播服务、融媒体互动、AI数据算法等技术加大研发,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数字文化企业。

优化数字经济生态服务体系

●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培育数字经济标杆企业。集成科技服务资源,建立涵盖企业开办注册、投融资、产业政策、场景对接、人才、知识产权、公共技术等模块化、线上线下结合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支持头部平台企业加大底层、前沿技术研发布局,搭建开源开放共享平台,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创新生态。做实全球化双创示范基地品牌,支持中科院、北京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围绕细分产业领域打造一批标杆孵化器。

●推动国际创投集聚区2.0建设,设立创投机构服务窗口,为创投机构提供市场准入、“募投管退”等全流程服务。聚焦互联网3.0、人工智能、光子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推动范式人工智能投资基金、光电融合产业基金等子基金投资运作。推动北交所、全国中国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朝阳服务基地建设,支持优势企业上市融资。

积极推动数据要素活力释放

●提升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发展能级,推动建设行业领域数据专区,在智慧城市等场景试点推动数据交易;鼓励交易所在朝阳区构建数据评估等新兴数据服务上下游产业生态,打造数字贸易和跨境电商产业高地。

●支持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构建工业互联网数据库集群,形成全量覆盖、互联互通的国家级工业大数据资源目录。规范全区应用系统上云、汇数流程和机制,在民生服务和产业发展方面推进大数据应用。研究制定智慧城市场景开放等创新政策。

推动数字化场景开放应用

●推动政务云底座等重点项目建设,完善城市智慧大脑标准规范体系,加快专题模块建设,推广“一码共治”试点成果;启动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建设,搭建云窗办事平台。

●以需求驱动、集成创新为核心,建设应用场景研究院、朝阳区智慧城市创新实验室、核心产业生态联盟,构建“供需对接—测试验证—成果转化—落地转化”场景建设链条,打造数据开放等场景孵化平台。

提升数字经济产业空间承载能力

●建立产业空间联席会议制度,强化中关村朝阳园土地空间资源新增产业项目准入、重大项目落地、空间开发建设、运营利用、转让退出等“全过程、全周期”精细化管理。发挥中关村政策区对全区科技产业发展的辐射作用,建立对功能区集体产业用地产业发展、税源建设、楼宇招商等的统筹协调机制。盘活利用存量空间资源,提升文创园区经济产出,围绕垂直、细分产业打造专业园区。

●协调加快朝阳园北区启动区规划综合实施方案及嘉会国际医院重大项目选址方案落地,加快国际人才公寓、阿里巴巴北京总部一期建设,推进阿里二期项目落地。整合朝阳园西区、北区地块资源,推动中国星网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国药产业园、重点企业联合拿地等重大项目土地供应。

加强数字经济国际化交流合作

●发挥朝阳区国际化资源集聚优势,加强与外国使领馆、国际组织、国际商会、跨国公司等的沟通对接,促进国际资源与本土创新的深度链接。推动国家级文化、人力资源、地理信息服务出口基地建设,为区内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做大数字贸易出口规模,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高水平承办2023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依托服贸会、中关村论坛、未来论坛、ITEC创新创业大赛等平台,举办前沿科技创新赛事、全球顶尖路演等活动,将朝阳区打造成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的对外交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