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公示(第二项)
第二轮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整改情况公示表
整改任务
|
任务编号
|
整改方案第二项
|
问题概述
|
担当作为不足。部分街道(乡)对大气环境治理的长期性、复杂性和严峻性认识不够,对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缺乏责任心和行动力,辖域内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存在。2021年和2022年1-8月,朝阳区分别有11个、15个街道(乡)TSP浓度排名在全市后三十名,同时期均为全市最多,其中,东湖街道、将台乡、崔各庄乡连续进入全市后三十名;特别是东湖街道由2021年全市倒数第23位跌至2022年1-8月全市倒数第四。督察发现,东湖街道、望京街道、小关街道、将台乡、崔各庄乡等TSP排名靠后的街道(乡)普遍存在工地扬尘管控不到位、裸地未管控、露天焊接切割等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问题。部分乡对区域内一些违法排污行为未及时发现处置,网格化监管责任落实不力。
|
|
责任单位
|
区生态环境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区城市管理委、区城管执法局、各街乡
|
|
整改目标
|
压紧压实属地监管责任,坚定街乡改善大气环境治理的责任心和行动力;通过指导帮扶、完善机制、加强执法、落实网格化监管,推动街乡污染防治工作标准化,工地、裸地等扬尘治理成效明显改善;实现2023年TSP浓度排名进入全市后30街乡数量同比减少。
|
|
整改措施
|
(一)强化政治责任,各街乡党政主要领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第一责任人职责。狠抓落实、精细治理、强化执法,有效推进工地、道路、裸地等扬尘治理成效,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加强对重点区域精细化管控,实现2023年TSP排名比2022年提高。
(二)编制工作方案,推动街乡污染防治工作标准化。2023年6月底前编制下发《朝阳区街乡大气污染防治标准化行动方案》,按照污染源类别、街乡空间位置,分级分类明确工作标准与责任分工,推动各街乡、各单位合力攻坚,促进全区各街乡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排名靠后街乡个数有所减少。
(三)完善工作机制,压实大气污染防治各方责任。对街乡空气质量“日关注、周通报、月考核”,发挥预警、通报约谈、“吹哨报到”、联动执法等工作机制作用。依托朝阳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绩效考评体系,对各街乡、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扬尘管控监管职责落实情况进行月度考核和排名通报,压实各方监管职责,共同促进全区街乡空气质量好转。
(四)发挥技术优势,持续开展重点街乡帮扶指导。严格落实《朝阳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包片实施方案》,对全区街乡分区分片展开定点帮扶。充分发挥朝阳区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控平台统筹调度作用,提高街乡对辖区扬尘类污染问题处理效率。持续做好空气质量预警,每日通报后10名街乡,提示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五)加强执法监管,狠抓施工扬尘污染执法。坚持联合执法常态化,压实抑尘除尘工作落实。做好北京市施工扬尘视频监管平台管理和设备维护、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及车辆监管等工作,通过增加现场巡查频次、加强远程视频检查、加大行政处罚力度等措施,重点加大对TSP排名全市后30名街乡施工工地的监管力度。
|
|
整改主要工作
及成效
|
一、强化政治责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学习。今年来,各街乡加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等重要文件内容。2023年5月,朝阳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区委生态文明委办公室共同举办专题培训班,相关单位及街乡等70家单位共144人参加培训。通过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升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责任心与行动力,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2)强化组织领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求,各街乡党政主要领导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第一责任人职责,以《北京市朝阳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3年行动计划》为根本遵循,以环保督察问题为抓手,加强指挥调度,狠抓整改落实,扎实开展辖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二、编制工作方案,推动街乡污染防治工作标准化。印发《朝阳区街乡大气污染防治标准化工作方案》,方案以巩固提升街乡空气质量为抓手,以重点点位、空间为切入点,划分“四个区域”,以重点污染源管控和精细化管控为落脚点,明确“九项标准”,同时,进一步完善“三套机制”,细化工作职责。力争通过划区域,定标准,强机制,建立朝阳区街乡大气污染防治“4+9+3”工作模式,充分发挥清单化、标准化工作实效,进一步提升街乡和全区的空气质量。
三、完善工作机制,压实街乡污染治理属地责任。坚持“日关注、周通报、旬预警、月考核”工作机制,协助街乡及时了解排名及高值点位信息,定期开展排名靠后街乡帮扶指导,为属地提供多维分析和工作建议,协助街乡开展精准、靶向治理。针对街乡施工、道路、裸地等典型扬尘问题,充分发挥“吹哨报到”、联动执法工作机制效益,通过朝阳大气精细化管控平台及时转办污染问题线索,全面压实街乡大气污染防治“最后一公里”职责。依托朝阳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绩效考评体系,对各街乡扬尘管控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和排名通报,压实各方监管职责,共同促进全区街乡空气质量好转。 四、发挥技术优势,持续开展重点街乡帮扶指导。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利用高密度网格监测、卫星反演高值区、便携设备走航等“人防+技防”的技术手段,对街乡空气质量数据开展多角度、多维度分析;领导班子分区、分片下沉街乡开展定点指导帮扶;实时盯控空气质量变化情况,及时通报高值点位及排名信息,针对排名靠后街乡及时发送空气质量预警,督促街乡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空气质量排名。共组织召开调度部署会议15次;针对安贞、和平街、小红门、十八里店等21个排名靠后街乡开展重点帮扶38次,生成帮扶报告38份;对月度考核浓度进入全市后三十的街乡累计发布预警10批次,涉及34个街乡,生成预警报告75份;通过朝阳大气精细化管控平台,转办属地扬尘问题线索件5100余条。街乡TSP年累计浓度全部退出全市排名后30。
五、加强执法监管,狠抓施工扬尘污染执法。区生态环境局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各类扬尘污染问题,督促街乡落实整改,加强施工扬尘与非道路移动机械执法监管,联合属地及行业部门开展专项执法。区城管执法局开展常态化施工现场联合执法检查,运用工地视频监管平台开展全时巡查,对排名靠后街乡加强执法业务督导。区住建委组织施工单位开展扬尘专项动员部署会,及时做好施工扬尘视频监管平台管理和设备维护,加大重点街乡现场及远程检查频次,发现问题及时告诫约谈和移交转办。区城管委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巡查管控,通过在线视频监控及现场执法检查结合的方式开展全覆盖式盯控,利用工地车牌识别系统开展溯源执法,对违规工地、车辆移交处罚。各街乡实时动态更新本地工程项目台账,加大执法检查和处罚力度,重点加强土石方、拆除、切割打磨、喷涂粉刷、车辆转运等工序的盯控监管,督促工地严格落实各项扬尘管控措施。各街乡累计处罚工地扬尘污染问题3400余起,处罚金额703万余元。
|
|
整改时间
|
2023年2月至2023年12月
|
|
社会监督联系人及电话
|
周勇 650039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