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
掩埋庙中70年 再现白纸圣会碑
北京民俗博物馆在安防工程铺设管线工作时,出土发掘明代天启七年曹老虎观白纸圣会碑。石碑共计三块,包含碑首和碑身,碑身裂为2部分,距今已有390余年的历史。
石碑发现的地点位于北京东岳庙西碑林,炳灵公殿往南约20米处。石碑发现后,博物馆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清理和保护。出土石碑为青白石,碑首长101公分、宽35公分、高112公分,碑身长95公分、宽30公分,上部高65公分、下部高120公分,发掘现场无碑榫及碑座。碑阳朝上,碑首刻有“曹老虎观白纸圣会”8个字,表面文字字体工整,纹理雕刻细致,配有缠枝花卉及纹,碑侧雕刻祥云纹。为“东岳天齐大生仁元圣帝白纸圣会碑记 ”,立于明代天启七年岁次丁卯季春。
北京东岳庙素以“三多”石碑多、楹联匾额多、神像多著称于世,这里石碑最多时曾达到160多通,目前广泛分布在东岳庙中路,大量存于东西廊。上世纪60年代,东岳庙石碑大多用作地基或深埋地下,此次发掘经博物馆工作人员查证,这通石碑曾记录于《北京东岳庙与北京泰山信仰碑刻辑录》中,提到东岳庙曾有两通天启七年三月立的“东岳天齐大生元圣帝白纸圣会碑”,其中一通已立于西碑林,东岳庙中路保护和整修工程结束后,此碑也将同样安放于东岳庙西碑林处。两通石碑中的白纸圣会会首同为太监毕朝用、刘升、阎进等,但碑阴助会太监等官不同,主要为进贡“冠、袍、带、履、御用器皿、宝马香驭及岳府诸司曹案空白记录、笔墨砚等项”。
曹老虎观时名崇玄观,为明代宦官集资修建,明代宦官及民间称为曹老虎观、又称曹公观。“曹老虎观白纸圣会碑”的出土是当时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对研究东岳庙承载的北京历史、文化和民俗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朝阳区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