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探索“韧性城市”建设先行经验
“韧性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的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建设“韧性城市”是推动城市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可持续和自适应能力,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朝阳区“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增强城市发展韧性,努力形成具有朝阳特色的超大城市中心城区治理模式”的任务目标。
区科信局立足部门职能,以科技手段赋能“韧性城市”建设。一是强化谋篇布局。围绕“韧性城市”建设,在《朝阳区“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中明确“布局新场景应用示范,打造朝阳智能社会样板”的重点任务,提升科技创新在城市发展和增进民生福祉中的支撑作用。二是加强科技引领。在城市管理与社会建设领域,聚焦社会治理重点方向,支持“韧性城市”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编制《2021年度朝阳区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面向全区公开征集科技项目。三是组织项目落地。2021年加强统筹谋划,发挥驻区高校智库作用,服务街乡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提升。安排科技资金30万元,策划实施《“韧性城市”背景下来广营乡社区治理精准化及可视化体系构建》项目,探索先行先试经验。项目由来广营乡人民政府和北京联合大学共同承担,基于来广营乡29个社区、1046栋住宅楼宇的社区信息基础数据,计划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脸智慧识别等新兴技术手段,围绕“即时数据、形象展示、服务平台”定位,充分整合社区“人”“房”“组织”“物”“事件”等信息,构建立体化、多维度“智慧爬楼图”,推动科技元素向基层治理集聚,建立动态楼宇管理模式,做到每一栋居民楼绘制一张“爬楼图”,并以不同颜色详细标注每户主要情况,按照一楼一图、一表一册的标准核清底数、动态展示,实现数据可视化、服务精准化。项目预计在2022年7月底完成,项目瞄准社区治理目标,将形成一系列可复制、易推广的“韧性城市”建设的社区经验,为朝阳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指导,对北京市“韧性城市”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下一步,区科信局将继续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蔡奇书记“把韧性城市要求融入城市建设管理之中”的工作指示,围绕朝阳区“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发挥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引领支撑作用,做实做细科技项目服务管理,助力我区智慧宜居安全城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