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

北京市三里屯一中幸福村校区进行“小切口、小问题,促研究、促创新”小课题结题汇报

日期:2021-07-12 来源:区教委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为了更好地提高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质量以及研究问题的能力,经历了一年半的时间,近日,华师教育研究院对北京市三里屯一中幸福村校区进行了小课题结题汇报验收工作。华师教育研究学院院长房涛,专家康万栋,项目负责人张璐,校区主管张鸿茜副校长、教学主任蔡艳,以及相关老师参加了汇报会。

政治学科的杨梅和温雯老师以及体育学科的唐帅杰老师一改陈旧的课堂形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开展了有益的教学尝试,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游戏中掌握并巩固了新知识和新技能,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康教授表示这样的研究很有意思,也希望老师能进一步思考如何能够在课堂上开展各类多样的基础性游戏,让它们在课堂中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学科的肖文霞老师和纪旭老师则将目光放在了教材的改编与延伸上,肖文霞老师将古诗内容重新整合,进行科学的分类。纪旭老师则是制定了在网络环境下拓展阅读及指导的方法。两个人的课题都生成了有效的教学策略。在课题的研究中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激活了老师的思维。康教授表示两位语文教师的小课题开展过程很实在,效果也很凸显,希望她们可以在具体的评价方式上加以丰富,以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物理学科的贾芳蕊老师及化学学科的徐清红老师则针对初三年级学生的学习需要,更是积极地用改进复习方式、优化了作业形式扎实落实北京市市教委正在进行的“双减”工作的要求。她们充分利用自身学科的特点,设计多个与生活相关的小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综合地复习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康教授和房院长表示这样的研究很有意义,结题报告可以再进一步梳理,提升成果的效果展示,形成多维度的样例,让更多的教师可以借鉴使用。

数学学科的李文静与李凤芹老师以及英语学科的于革清、于乐、葛桂玲、高勤、贾欣蕊老师则充分利用多种网络资源,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更贴切生活,让学生意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康教授表示研究很有价值,成果很丰富。提出应将评价维度进一步细化,更多地聚焦学生能力的提升。

房涛院长表示在这一年多的时间中,老师们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提出了七个成就:“深刻性”、“先进性”、“操作性”、“时代性”、“规范性”、“协调性”和“成果性”。最后张鸿茜副校长对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张鸿茜表示:“作为一线教师不能仅让小课题研究只是研究,游离于课堂之外,更应该让课堂成为小课题研究的落实地,围绕真问题,立足校本,进行真研究。”

来源:北京市三里屯一中幸福村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