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奥冰球首度亮相国家体育馆 无障碍设施获好评
日期:2021-04-12 来源:奥林匹克公园管委会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残奥冰球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陌生的,自4月9日残奥冰球比赛亮相国家体育馆,便吸引了媒体的极大关注,而残奥冰球独有的速度与激情更是圈粉无数。
4月10日晚,随着国家体育馆残奥冰球一队与残奥冰球二队的第二场正赛结束,“相约北京”残奥冰球测试活动落下帷幕。
2015年,北京获得第24届冬奥会和第13届冬残奥会举办权时,我国很多冬季项目还处于空白期,而残奥冰球就是其一。2015年底,中国残联在黑龙江省哈尔滨举办全国残奥冰球项目首次训练营,这也标志着我国残奥冰球项目的正式设立。
2016年,根据中国残联与中国残奥委会联合实施的《冬残奥项目振兴计划》,山东省、黑龙江省、河北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先后组建了中国第一批橇冰球队,并于2016年3月开始训练。由于冰橇冰球队组队时间短,未能参加当年举行的残奥冰球C组世锦赛。
中国并未获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残奥冰球比赛的参赛资格。中国队参加了2018年11月6日在芬兰举办的世界残奥冰球C组锦标赛。中国队以全胜战绩取得C组冠军,并晋级世界残奥冰球B组。按照规定,中国作为东道主可直接参加2022年冬残奥会残奥冰球比赛。
此次参加测试活动的两支残奥冰球队便是自残奥冰球在国内开展以来涌现出的优秀队伍。
冰球亦称“冰上曲棍球”,残奥冰球(Para Ice Hockey)原名残疾人冰橇冰球。项目选手都是身体下肢有残疾的运动员。比赛双方技战术复杂多变,节奏快、强度大、对抗激烈。
测试活动期间,国家体育馆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做到全方位、全流程、应测尽测。从冬奥冰球场转变为冬残奥冰球场,国家体育馆在两天内完成了赛场转换工作。测试活动结束后,场馆的无障碍设施和服务保障工作让教练和运动员们赞不绝口。
“运动员们最看重的是无障碍设施。”残奥一队队长白雪松说,“我们之前在其他国家参加比赛的时候,仿真冰没有直接到达更衣室,我们要拿着自己的装备到冰场周边换。”在谈到此次无障碍设施的使用感受时,他表示:“目前来说,仿冰板、更衣室还有冰场,对于我们训练和比赛是完全没问题的。这些都是没有障碍的,真的很方便!非常满意!”
身着23号的残奥二队队长崔玉涛表示,国家体育馆在硬件设施方面考虑得非常周到,细节处理得十分到位。“设计得非常好,更衣室、仿真冰、上坡、上坡的坡度,包括进比赛馆时的小接触面,这都是一些细节,非常好!”
此次冰上测试活动开始前,主办方从场地服务到赛程都与队伍进行了对接,积极听取各方意见。
教练尼古拉在赛后表示,场馆为残奥冰球运动员提供的条件非常优越,训练中出现的问题都得到了快速解决,看得出中国对残奥冰球的高度重视。期待未来中国能够继续支持和发展残奥冰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