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雪峰:我们就是离群众最近的12345
日期:2021-03-15 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在孙河地区,卢雪峰可称得上是位“名人”,作为地区市民诉求中心主任,只要与“接诉即办”有关的事儿一定少不了他的身影,无论是在办公室、会议室、还是在食堂,只要抓住机会,他就会拿着热线督办单反复与各个部门沟通,追问12345热线的处理情况。
只要居民愿意都要上门回访
“您好,我是孙河乡‘接诉即办’工作人员,我们可以上门去跟您面对面沟通一下吗?”在孙河地区市民诉求中心,这句话已经成为了每通“接诉即办”回访电话的开篇语。
合理诉求上门办、不合理诉求上门劝、咨询建议上门谈,是卢雪峰对地区所有“接诉即办”工作人员的要求,“见面总比不见面好。”在卢雪峰看来,“面对面”才能“心交心”,“上门”是态度问题,解决好居民诉求的前提得让居民看到工作人员端正积极的办事态度。
于是,自卢雪峰2018年11月接手地区“接诉即办”工作以来,“在得到居民允许的情况下面对面沟通”成为了孙河地区在解决“接诉即办”问题上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有些街坊邻里之间的矛盾在‘面对面’沟通中就化解了,有些问题到了现场才能更直观地了解,才能有更切身的体会。”卢雪峰说,“三上门”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经常碰壁,一个问题跑10多趟、群众不接电话、没等开口就先挨训……这些“委屈事儿”对于“接诉即办”工作人员来说再普通不过,“不管磨破了嘴皮、还是踏平了门槛,只要有最后的‘皆大欢喜’,再难也值。”
与积极主动的态度一样,在“接诉即办”工作中,高效的机制同样不可或缺。卢雪峰上任后,通过流程再造、扁平化管理,将孙河地区原来的“四级派单”热线办理流程优化为“二级派单”,绕开了中间环节,“一竿子插到底”,乡里接单后,由接单员直接派至具体工作负责人,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如今,在卢雪峰的带领下,孙河地区12345热线从2018年的解决率、满意率不足40%,上升到如今的90%以上,响应率达到100%,2019年、2020年两年“三率”考核排在全区的首位。
7天没回家只为打个翻身仗
每到月底,卢雪峰总会感到半是忐忑,半是期待——“接诉即办”月榜单即将揭晓。过去一个月里,地区老百姓的满意率、响应率、解决率是多少?孙河的排名是跃升了,还是被甩下了?都会在榜单上一览无余。
这种复杂的心情,自卢雪峰接手“即诉即办”工作后一直持续着。
按照规则,区里每月都要对43个街乡的“接诉即办”工作大排名,并在街乡党(工)委书记月度工作点评会上通报。
2020年盛夏的一天,卢雪峰拿到7月份成绩单时,心里不禁“咯噔”一下:孙河乡“三率”考核在朝阳农村地区排名第八。“这是孙河乡排名最差的一次。”卢雪峰至今回忆起来,都觉得这个并不光彩的排名主要归结于自己在工作上的疏忽。
知耻而后勇。那一个月,他连续一礼拜没回家,一心就想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读懂题才能答好卷。”卢雪峰说,他深深记得区领导在点评会上说的这句话,于是,他白天到相关科室、社会单位和社区走访了解居民诉求情况、宣传讲解“接诉即办”工作政策,还组织地区相关工作人员对市区工作要求进行学习研讨,使大家真正“读懂题”。晚上,还自己在办公室里分析数据,过去24小时里接到了多少投诉件、解决情况如何、有什么疑难问题,他都会一一盘点、了然于胸,等第二天上班后,只要抓住机会,就要问一问各科室热线的处理情况。
埋头苦干时,惊喜悄然而至。去年8月份,孙河地区排名大幅跃升,10月份更是首次进入全市前十。全乡党员干部深受鼓励,却不敢有丝毫的放松懈怠。“排名是动态的,这个月干得好,下个月也有可能不及格,绝不敢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卢雪峰说。
“接诉即办”要快办更要深办
一个热线电话是一张督办单,众多督办单汇集起来就成了民生大数据。既要有一办一,办结每张督办单,更要加强数据分析,彻底解决一类问题。
两年来,卢雪峰定期对乡政府各部门、地区各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培训,通过分析一个个典型案例,使大家主动“未诉先办”。
如今,在孙河乡,主动治理成为了基层新气象。卢雪峰说,在他看来,“接诉即办”工作,既要重视“即”,精准快速解决一个“点”的问题,更要重视“深”,眼睛向“前”看,顺藤摸瓜、刨根问底,解决“面”的问题,做到“未诉先办、一办到底”。
2019年刚入夏,汛期将至。孙河地区康营小区的居民发现,物业维修人员扛着梯子、工具箱在楼里跑上跑下,忙得脚不沾地。
细一打听,居民乐了。原来,小区所有存在漏雨问题的住户,都要进行维修。这个夏天,大伙儿再也不用担心“外头下大雨、屋里下小雨”了。
康营小区是孙河地区最大的回迁小区,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一到雨季,居民家里漏雨的情况十分严重。“漏雨总修不好,群众投诉不断,就连我们这些工作人员都不好意思进老百姓家门了。”卢雪峰说,连续几年夏天,乡里、社区的电话都会被打爆,维修人员忙不迭地“打补丁”,可尽管如此,还是解决不了实质问题,有关投诉件一年可达到两三百件。
“这不是一户两户的问题,得彻底排查。”2019年,在卢雪峰的推动下,工作人员走遍了整个小区148栋楼,并和各部门商讨维修方案,卢雪峰暗下决心:“无论困难有多大,一定要把这活儿做实了。”
情况核实后,地区决定对小区所有存在漏雨问题的居民家进行维修,这一做法,得到了居民的一致认可。2019年春末夏初,修补工程就启动了,全年,整个小区关于漏雨的投诉电话大大减少,只有十件左右。目前,维修工作已处于收尾阶段,地区工作人员上门家访也有了底气。“您放心,我们肯定会修,肯定修好!”市民诉求中心接线员的回复,给居民吃了定心丸。
“我们所有工作都以居民的诉求为中心。”卢雪峰说,原来是乡里、区里出题,我们答题,现在是居民出卷子,我们答题,居民来判,做得好不好,不是领导说了算,而是居民说了算。
在两年多的“接诉即办”工作中,卢雪峰也总结了自己的经验,他认为,工作人员就是离群众最近的12345。在孙河乡各个小区的楼院门前,地区24小时热线和社区、流管站、物业等对外电话随处可见,同时,很多工作人员也主动将自己的微信、电话留给群众,“群众有事时能第一时间想到我们,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是对我们最大的信任。”卢雪峰说。
转自《朝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