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

朝阳区积极探索楼门院治理新方式,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

日期:2021-02-01 来源:区民政局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小楼门,大天地,楼门院是居民走出家庭参与社区活动、沟通邻里之情重要的平台和纽带,在连接家庭和社区的神经末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朝阳区不断强化楼门环境治理,积极开展楼门文化建设,激发居民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共建意识,进一步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2020年,朝阳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按照“管起来、美起来、联起来、动起来、亮起来”的工作标准,深入打造了一批楼门院治理示范点。

01完善楼门自治组织架构,真正“管起来”

潘家园街道开展空间认领,推选“1+1+3”工作模式,做实楼门自治组织架构,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每栋楼均有1名社工联系人,每一层至少有3户居民认领,从而进一步提升楼道内干净、整洁、安全、有序。东湖街道望京西园社区积极完善党政群共商共治机制,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解决社区的问题和矛盾,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02提升楼门环境质量,真正“美起来”

小关街道高原街社区育慧街2号院4号楼1单元、2单元、3号楼2单元已经完成楼门粉刷、楼门彩绘,小区道路铺设,进行了绿化美化。八里庄街道甘露园社区新11楼1门打造垃圾分类、低碳环保绿色生活楼道彩绘,美化楼门环境,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

 

 

03加强楼门文化建设,真正“联起来”

安贞街道五路居社区安贞西里二区25号楼打造以“国学”为特色的楼门文化,提升居民归属感,加强相互监督。朝外街道芳草地社区27、29、31号楼持续打造光中小院党建文化墙,让居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与熏陶,引导居民树立正确价值观。垡头街道将祈东家园社区1号院5号楼定为书香楼门进行打造,制作居民文明公约,倡导文明新风。

 

04丰富楼门互助文体活动,真正“动起来”

奥运村街道南沙滩社区和谐小区4号楼1门、2门发动社工、志愿者等自治力量,进行走动巡逻,环境维护,打造文明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促进居民互助。豆各庄地区青青家园社区213号楼1-4单元建立邻里互助微帮扶,居民经常自发采购花种,改善楼门环境。机场街道南路东里社区广泛开展邻里节活动,为独居空巢老人集体过生日,慰问困难家庭;动员党员、志愿者参加疫情值班等活动。

 

05推进楼门治理公示牌建设,真正“亮起来”

香河园街道西坝河西里社区24、25号楼在党支部带领下,小院成立了阳光志愿服务队,开启了“网格化党建+居民自治”的治理模式,有效打造社区“家文化”,增强社区凝聚力,向心力。呼家楼街道结合楼门文化建设,在10个社区推行楼门服务管理公告牌制度,实行社区包片人员、社区民警、物业负责人等相关服务管理人员“亮身份、亮服务、亮职责”,提升社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水平。左家庄街道顺源里社区牛王庙南院9号楼1、2、3单元开展楼院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和儿童科普角亲子天文观测活动,丰富楼门的文体活动内容。

据了解,在全市建设任务中,朝阳区分配建设指标为75个,经各街乡申报、区级统筹的程序确定了100个楼门治理示范点点位,超过了建设任务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