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计视角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日期:2020-12-30 来源:区审计局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公共财政管理体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对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系建设,构建节约型、服务型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从审计视角出发,结合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审计调查的结果,梳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发展变化,剖析管理中出现问题的成因,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提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管理 审计
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和使用单位对资产管理得究竟如何?是否真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是否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有效堵塞国有资产监管漏洞,促进国有资产管理精细化、科学化发展?为了回应这些问题,笔者参与了对区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审计调查,并对调查所掌握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一、正确认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构建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占有和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并且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它不仅是我国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效发挥国有资产的效益,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职责之一。
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工作。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对国有资产审计监督实现全覆盖。财政部门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综合管理和监督部门,始终致力于构建一套完整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2016年在推进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强调并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重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指明了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次年又推行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报告制度”,2018年再一次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推进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从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审计调查结果看,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新老问题错综复杂,相关制度执行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深入,“过紧日子”的意识不到位,超标准、超限价配置资产情况依然存在,资产盘盈盘亏现象依旧突出。二是落实新《政府会计制度》不严格,新老制度衔接不到位,资产核算不规范,公共基础设施资产未纳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部分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仍按原有会计制度记录。三是职责定位不清晰,部分单位内控制度体系存在缺陷,对资产管理岗位职责认识模糊,资产管理人员与财务部门或办公室人员不分彼此、职责不明,且多数单位未设专职资产管理人员。
形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思想认识不足,管理意识薄弱。往往将管理挂在口头上,没有落实到行动中。一方面监管部门主动作为意识不够,对资产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只是简单地上传下达,沉不下身子了解基层单位的具体情况,没有形成良好的监管机制;另一方面一些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在日常管理中“重资金轻资产”、“重政绩轻管理”的思想依旧占据主导地位,以至于出现既不设置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也不安排专职资产管理人员的情况,导致资产管理职责不清、分工不明;还有一些基层单位,认为只要不往自己兜里揣就不算犯错误,致使资产购买和处置随意、国有资产浪费。
二是基本功底不实,人员良莠不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与财务和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除财务人员业务能力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外,资产管理人员大多为兼职,且缺乏现代管理意识与财务知识,日常工作中又不及时与财务人员沟通,导致资产管理工作未能实现有效衔接。
三是评价体系不完善,奖惩机制有缺失。目前,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评价重点局限于资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方面,却忽视了对资产使用绩效的评价。而在实际工作中,因资产管理不到位,大量资产长期闲置导致的资产使用绩效偏低甚至“零绩效”问题时有发生。评价体系不完善,奖惩标准过于单一,“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将难以深入人心和体现于管理中。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对于国有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和管理使用单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尽快转变固有的管理思维,提升现代化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一)树立科学管理思维和评价体系。相关部门和单位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时刻保持“过紧日子”的思想,增强国有资产管理意识,精打细算,有效配置资产,避免浪费;必须深刻剖析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中与国有资产相关的管理条款,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查缺补漏,防止出现某类资产管理脱节现象,全方位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资产管理模式,保证国有资产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完善资产管理评价标准,促进保管好、使用好、处置好国有资产,合理安排用途,提升使用绩效,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决不能让大量国有资产闲置”的讲话精神,实现国有资产从预算、立项、购买、配置、使用到处置的闭环管理。
(二)夯实健全内控体系。相关部门和单位必须端正思想、提高站位,建立健全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完善管理内控体系建设,合理设置与资产相关的管理岗位,安排专职人员参与到资产管理工作中去;要严守资产管理底线思维,推动资产管理制度落地落实,提升本单位各层级人员主动参与国有资产管理的积极性,不要让制度说在嘴上、记在纸上、挂在墙上;要严格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强化监督,实现对国有资产的精细化管理。
(三)形成有效监督合力。相关部门和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精准定位职能,落实责任制度,形成监督合力。财政部门应联合审计、纪检监察等多部门,对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项调查,剖析是否存在徇私舞弊、权力寻租等违纪行为,查清原因,明确责任,追责问责,提出处理意见,严格查处违规租用、占用、使用国有资产的情况,降低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挽回因管理和使用不当造成的国有资产损失,推动国有资产“全面、准确、细化”管理建设。
参考文献:
① 习近平 在民企座谈会上的讲话,2018年11月1日
② 郭茜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当代会计》 2020.4下
③ 龙丹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财经界》 2020年3月下
④ 段雅纯 张 华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以宜昌市夷陵区为例》,《预算管理与会计》 201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