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

今天,朝阳区养老服务机构迎来首批探视家属!

日期:2020-05-18 来源:区民政局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自疫情暴发以来,朝阳区民政局以高度政治站位和强烈的风险意识,第一时间落实北京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级响应要求,充分发挥行业主管职能,统筹落实养老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工作。截至目前,朝阳区养老服务机构全封闭管理已有110余天,各养老服务机构采取精准防控、分类闭环,全程做到了“零感染”。

今天起,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将从1.0版调整为2.0版。养老机构将设置探访专区,家属可预约探访;凡养老服务机构的返院及新入院老年人、返岗及新入职员工,均应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合格后可入院或上岗;养老服务驿站也将适度恢复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包括送餐、高龄老人探视等“非接触”式上门服务。

同时,朝阳区民政局第一时间对全区养老服务机构发出《关于进一步落实养老服务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文件,要求养老服务机构全面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期待已久的一天终于到来

养老机构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又发生了哪些温暖的事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东方综合养老院

一大早,东方综合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对院内进行了全面消毒,确保探视期间院内安全。

东方综合养老院的探视人员需现场扫码“北京健康宝”,显示“绿码”的才可进入养老机构。探视人员需全程穿戴医用外科口罩、手套(或同时落实手消毒),在规定时间、规定人数、规定路线、规定区域的条件下,进入探视专区(探视室),进行有序探视。

对于重度失能等不便移动的老人,探视人员需在探视要求基础上全程穿戴隔离衣、脚套,在工作人员的导引下,进入老人房间探视。

扫码“北京健康宝”

手部消毒

测量体温

登记信息

见到家人

探视结束

其中,一位卧床的张奶奶今年八十多岁了,是院里的失智老人。疫情隔离期间,有段日子没见面,老伴儿惦念得不行。一听到开放探视的消息,立刻打电话预约来探访。

今天上午,曲老先生早早来到养老院。因为是探视重度失能老人,需要进到房间探视。院内为他安排了全程陪同,在门口测体温、手消毒后,在缓冲区为老先生穿上隔离衣、戴好防护帽及脚套、口罩,然后陪同他进楼探视。室内阳光明媚,坐在床边,年近八旬的老先生握着老伴儿的手,像哄小孩一样轻轻拍着被子,眼角眉梢带着和煦的笑意,“见着了,见着了就放心了。”

床上的老伴儿虽然已经不能认人和交流,但还是盯着眼前这个人温柔地看了许久。

探视结束后,院内工作人员对家属探视过程中所接触过的物品均进行了全面消毒。

 

恭和老年公寓

朝阳区恭和老年公寓落实北京市民政局《关于调整优化养老服务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文件精神,根据院内建筑功能和布局情况、住户身体状态、家属情况做了 “两早、三区、四闭环”的防御部署。

“两早”:

早准备:在5月15日开始部署探访工作安排,做好防疫物资储备、环境布置;

早沟通:提前告知家属,所需资料、动线、探访过程,尽量缩短家属办手续的时间。

“三区”:

自理及一级照护探访区,设置在通风条件较好的户外,每日可接待16户;

二级及以上照护探访区,设置在相对独立的一层隔离区,每日可接待10户;

完全卧床老人探访区,设置在老人房间内,家属穿好隔离防护服走隔离通道进入房间。每日可接待2户。

全院236位住户,每日可接待30位住户家属探访,考虑到多数家属只有周末有空,恭和老年公寓周一到周日全部接待,每月可完成每位老人被探访2次的接待工作。

 

“四闭环”

防疫物资数量与探访台账每日精准闭环;

预约日历与次日探访台账每日闭环;

接听预约人员、门岗核查人员数据精准闭环;

每月探访台账与住户需探访需求精准闭环。

寸草春晖养老院

寸草春晖养老院在其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信息,自5月18日起,寸草春晖养老院将根据政府最新规定,要求各分院严格执行《关于调整优化养老服务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内容,有序、有条件地开放家属预约探视及新老人入住工作。

为了续写北京市养老机构“零感染”,朝阳区民政局及时督促各养老服务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调整优化养老服务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文件要求,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确保老年人生命安全。

同时

为了守住这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还请大家牢记以下探视“口诀”哦

 

养老机构仍封闭式管理“七进八不进”

“七进”,以下七类人员经履行相关程序、做好防护情况下,可以进入养老机构,分别是:探视家属、春节回家老年人、外出就医老年人、新入住老年人、返岗员工、新入职员工,以及检查、维修、医护等必要的机构运行保障服务人员。

“八不进”,有以下八类情形的人员,不得进入养老机构:

15天内接触入境回国人员;

与已确诊或疑似病例有接触;

有发热、咳嗽、流涕、腹泻等可疑症状;

属于无症状感染者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或者接触过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

家中有正在居家隔离观察人员;

15天内曾经到过北京以外中高风险地区,或接触过外省市中高风险地区人员;

15天内参加过聚会或未进行自我防护情况下去过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

北京健康宝认证为“异常”状态的。

“四手续”,外来人员进入养老机构,必须填报申报承诺表,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落实手消毒、出示北京健康宝(绿码)。对于进入老年人生活区的,实行从严防护措施,须全程穿戴隔离衣、脚套。

除特殊情况外 每次探视不超两人 每月不超两次

按照“非必要不探视、探视必须预约”的原则,允许老年人家属有条件进入养老机构进行探视。具体探视程序包括:

一是实行“预约探视”。养老机构内老人的监护人、直系亲属经预约、评估后可以探视。每次探视人数不得超过2人,每月探视次数不超过2次。因老人病重、病危、病故等特殊情况需探视到访的,不受时间限制。

二是扫码“北京健康宝”。探视人员需现场扫码“北京健康宝”,显示“绿码”的才可进入养老机构。

三是严格落实防护措施。探视人员在全程穿戴医用外科口罩、手套(或同时落实手消毒),在规定时间、规定人数、规定路线、规定区域的条件下,进入探视专区(探视室),进行有序探视。探视人员一般不得进入老年人生活区。

对于重度失能等不便移动的老人,探视人员可在上述探视要求基础上全程穿戴隔离衣、脚套,在工作人员的导引下,进入老人房间探视。

设置探视专区 鼓励室外探访

针对家属探视工作,将实行“一院一方案”。

《通知》要求养老机构要设置探视专区(探视室)。探视专区(探视室)应设置在通风较好、不形成人员聚集的场所,不得设置在老人生活区,并做到一人次一消毒一通风。在天气、场地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室外探视。

养老机构要主动公布探视预约电话、微信,并做好相应准备,为探视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本周末本市向各区下发4.6万套防护服,用于支持探视人员进入生活区探望重度失能老年人所需防护用品。

对于来院探视人员,均需登记并保存记录。

春节回家再返院 需两次核酸检测

春节回家老人返院应采取“先预约、后返院”原则。具体程序如下:

1、开展“一次调查”。落实填报《养老机构收住人员申报承诺表》。老人与其他人员共同居住的,应 对共同居住人一并调查。

2、进行“两次检测”。老人返回养老机构前,应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可入院实施院 内隔离;隔离观察14天后,再进行核酸检测,仍为阴性的方可返回生活区。

两次检测均为免费检测。老年人向机构申请返院时,院方将与老人或家属明确相关安排。

因养老机构缺乏隔离观察场所导致老年人难以返院的,由各区民政局指定有条件的养老机构统筹设置集 中隔离观察过渡场所,用于返院老年人隔离观察。

住院就医返院 需核酸及血清抗体检测

临时外出就医老人(含透析、化疗人员)在做好防护措施前提下,就医结束后不应再要求居家隔离14天,在院内隔离观察满14天无异常后,可返回生活区。

对于透析、化疗人员,由于需要定期去医院,建议安排在相对独立的隔离区(室)生活。

住院就医老人,在核酸检测、血清抗体(IgM和IgG)检测无异常后可返回养老机构,并经院内隔离观察14天无异常后,可返回生活区。

可接收新入住老人

养老机构在具备隔离条件、护理能力的前提下,可接收新入住老人。程序参照春节回家返院老人程序执行。

员工通勤返岗“四不” 明确不得坐地铁

《通知》指出,养老机构新入职员工及返岗员工须在养老机构外指定场所隔离观察14天、且经核酸检测无异常后可上岗。实行全天自我健康监测和日报告机制,不得带病上岗。

通勤员工要求“四不”:不离京、不外出聚餐、不乘坐地铁上下班、不去人员密集场所。

与老人密切接触员工须在服务过程中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做好接触服务对象前、执行服务过程中、接触服务对象生活废弃物后、清理环境卫生后四个“洁手”环节。

检查、维修、医护等必要保障服务人员,在落实防护措施后,可入院工作。入院后尽可能避开院内老人,减少接触。

评估机构人员、满意度调查人员,由于接触人多且停留时间长,暂不支持进入,可在线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