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式督导助力学校与教师双提升
诊断式督导助力学校与教师双提升
朝阳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项目总负责人王世元出席会议
诊断式督导助力学校与教师双提升
诊断式督导助力学校与教师双提升
近日,朝阳区教委在北京化工大学附中高中部召开“诊断式督导教师教育教学评价实践研究项目”阶段总结会。会议聚焦“构建理想教育样态,探索合作对话式教育”,梳理项目校2019年下半年来取得的成绩,指明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朝阳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项目总负责人王世元,朝阳区教委副主任徐志辉、孙迅,朝阳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尚金森,以及项目校相关负责人、学科教师等代表出席会议。
“2019年下半年,该研究项目在全区幼、小、初、高四个学段全面展开。截止到2019年底,先后有140节靶子课及单元备课展示,专家进校指导80余次,留下了长达31000多分钟的视频资料、13000张照片,以及33万字的文字资料……”在阶段性总结报告中,尚金森介绍说,这一串串数字真实反映了实验校在课题研究中的努力与付出。他同时表示,半年来,该项目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方面,均取得了新进展和新突破。其中包括项目组专家提出的“一看二听三思考”的听评课要求,也涉及实验教师从困惑到认可、再到追随与传播的过程。
“实验学校学科教学质量明显提高,部分学科全区教育教学质量抽测名列前茅,获得了跨越式进步。”尚金森在分析已有成绩的基础上也指出,实验校还需进一步强化对合作对话式教育的理解和应用,要将小学、初中、高中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研究实践,并加以完善。
当天,工大附中十八里店小学朱雅迪、润丰学校王晓忱、三里屯一中曹永红、十七中学杨友元四位教师代表发言,讲述了他们在研究项目的引领下自己和团队所发生的蜕变与收获。
作为实验校的负责人,星河实验小学国美家园分校校长李玮、陈分望京实验学校校长刘美玲、化大附中校长全疆发也在现场分享了学校参与研究项目以来的改变。星河实验小学国美家园分校将理想教育文化融入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成为学校的内生力量;陈分望京实验学校用理想教育助力学校的“美好教育”文化建设;化大附中通过“理想教育文化”,实现了教师教育观念、备课方式、教学行为和教育科研四大方面的变化,给与会者留下深刻印象。
王世元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下一阶段,各实验校要坚定不移地推动合作对话式教学样态, 实验校校长要把合作对话式教学作为杠杆以此撬动课堂教学改革,课题组继续坚持每月一次“靶子课”研究,督导科等相关科室要利用好媒体平台推送课题研究成果,各实验校要积极邀请专家为教师开设学科素养专题讲座,全方位、多渠道让研究项目惠及更多教师和学生,让实验校获得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