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

东坝:活力宜居新街区

日期:2019-10-12 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信息来源:朝阳报)

    在朝阳区东北部,有一片24.6平方公里的美丽街区。这里既有老旧小区,也有新建高端社区;这里是北京市各类保障房集中地,也是第四使馆区所在地;辖区内郊野公园、坝河休闲公园等大小公园与城市相融,新的商业体热闹非凡……这里,就是兼容并蓄、生机勃勃的东坝乡。

    东坝乡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最初东坝称安乐城,后来几易其名,晋时称安德乡,元延祐年间改称郑村坝,明万历年间改称东坝,并沿袭至今。东坝地杰人灵,坝河、亮马河、北小河三条河流穿乡而过,潺潺而流千年不息,孕育了东坝深厚的历史文化。

    1958年,东坝乡为朝阳公社的一部分,翌年成立中德友好公社,1983年改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坝地区以产粮为主,公社所在地是人口集中、交通方便、贸易繁荣的大集镇。2000年起,东坝乡由农村开启城市化进程,东坝乡党委坚持党建引领,统筹谋划,积极推进农民腾退上楼,不断改善地区居住环境,走出了一条适合区域实际的农村城市化发展的道路。

    2000年以来,东坝乡共安置人口近3万人,也创造了25天签约6000余户,签约率达到98.3%,腾退建筑面积240万平方米的“治理奇迹”。如今,随着东坝北西区腾退工作的全面完成,东坝已经驶入了农村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未来,随着地铁3号线、12号线以及第四使馆区、北京中学、万达广场、安贞东方医院等一批重点项目的落地和开工建设,地区内幼儿园、学校、医院、商业等配套设施将一应俱全。

    城市森林带来惬意生活。在北京市规划中,在四环、五环路附近将建设第一道绿化隔离带,位于绿隔范围内的东坝,城市森林也得以迅速蔓延。东坝郊野公园占地面积3513亩,是目前北京市最大的郊野公园,进入秋天以后,东坝郊野公园成为“金色的海洋”,抬头有连片的银杏树,低头还有烂漫的野花,野趣横生,景观自然,漫步林荫芳草间,看金秋黄叶片片飘落,别有一番情趣。沿着郊野公园这个绿色“巨无霸”向西5公里,便是精致的坝河休闲公园,南侧环抱居住区,北侧则是蜿蜒流过的坝河和千亩湖湿地公园。土地经过平整后,打造成起伏有致的缓坡地形,公园里除了有景观林带、河流水系之外,还配建有健身步道、景观小桥,并开辟出亲子花园、绿野花境、梅园等不同主题区域。

    民俗文化繁荣多彩。每年的东坝民俗文化节都是东坝人民的节日盛宴,金铃祖狮、开路圣会、中幡、杠箱等民俗文化在文化节中亮相,给东坝人民带来欢乐。近几年,东坝在城市建设中,也引入了民俗文化符号,将一幅幅传统民俗文化符号运用到文化墙的建设中,形成“一街一味、一路一品”的建设风格,一条条美丽大街也在讲述着东坝的文化故事。

    作为第四使馆区的所在地,未来,东坝将成为国际交往中心的新亮点、活力时尚的新街区、舒适优美的新环境、国际组织的聚集区。一个文明、活力、宜居、平安的新东坝,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地区名片

    东坝乡位于朝阳区东北部,东部与金盏乡相邻,西部与将台乡相邻,北与崔各庄相接壤,南部与平房、常营乡接壤,总面积24.6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已全部腾退完成)、21个社区,常住人口约25万人。东坝乡1949年属第十三区辖镇,1958年为朝阳公社的一部分,翌年成立中德友好人民公社,1983年改乡。自2000年起,东坝乡开启城市化进程,2017年全乡基本完成腾退,进入了全面城市化发展新阶段。

    区域看点

    ★东坝郊野公园

    东坝郊野公园为朝阳区东五环外的一个公益性公园,占地3513亩,周边以居住区为主,交通基础设施优越。公园规划了以田趣园、艺趣园、情趣园为主要游览区的绿色环境区,设置了民族文化广场、老年人休息廊亭、儿童游戏广场、养身健身广场、情趣观景亭、小木屋、旱冰场、网球场、篮球场等游艺场所。东坝郊野公园的建设,为东坝地区及周边广大居民提供了一个集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绿色生态空间。

    ★北京中学

    北京中学成立于2013年9月,是经北京市政府批准,由朝阳区政府创办的一所公办完全中学。学校遵循“国际化、现代化、高品质”的办学定位,致力于办成一所具有北京风格、中国气质与世界胸怀的现代学校,逐步发展为世界一流的中国名校。学校实施文化立校、民主治校、学术兴校、开放办学的发展策略,开展十二年一贯制教育并探索小初、初高的有效衔接,积极构建符合时代要求与学生成长规律的新型育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