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冰雪,共谋发展,第二届中芬冰雪运动合作论坛举行
日期:2019-06-24 来源:奥林匹克公园管委会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6月15日,在2019“中芬冬季运动年”两国多层面、多领域合作深入开展之际,第二届中芬冰雪运动合作论坛在北京体育大学举办。众多国内外冰雪领域专家学者、体育部门领导、冰雪企业高管等各界人士参加本次论坛,共话冰雪,共谋
发展。
“2019年,对于中国和芬兰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一年,两国元首亲自推动将今年确定为中芬冬季运动年,这是中国与友好国家确定的第一个以体育为主题的交流年,为两国在体育领域,特别是冬季运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开辟了更广阔
的空间。”论坛主办方北京体育大学的副校长夏伦好在致辞中说:“我们论坛的举办适得其时,距离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开幕仅剩两年多时间,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工作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期,中国冰雪运动发展也在冬奥机遇下蓬勃发
展壮大,芬兰作为冰雪运动的佼佼者,在冬季运动文化建设、项目发展以及产业发展等领域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近年来,中芬体育交流日益紧密,围绕冬季运动双方在人员培训、器材和场地建设等多领域开展了良好合作。芬兰在冰雪运动发展方面给予了我国大力的支持。迄今为止,中国冬季项目的队伍已经有超过700人次赴芬兰接受训练,目前仍
有170余名中国越野滑雪运动员和中国冰球运动员在芬兰进行训练。夏伦好说,这对我国冬季运动项目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将进一步推进我国冬季运动项目的发展与国际水平接轨。
芬兰大使馆大使肃海岚先生在致辞中则说:2022年冬奥会让彼此有了更多的合作机会,而2022年之后,彼此还有更多的潜力可以去挖掘,所以,2019年只是一个开始。
“我觉得,我们不仅仅在讨论竞技性的运动,休闲性的运动也是我们合作的重点之一。我们希望能够有这样的体育文化形成,成为我们人民之间交流,尤其是文化社会交流的一个核心。”肃海岚透露,芬兰的冬季运动相关的研究所、企
业、政府,还有与冬季运动相关的城市,都将会贡献他们的力量,并已经建立了非常多的合作伙伴关系,而且中国和芬兰相关方已经交换了相当多信息。
“现在芬兰企业和一些主办方也已经和中国的体育组织签订了很多协议,比如说在接下来五年,就是从2020-2024年,都将会在哈尔滨举行一个非常重要的冬季赛事——哈尔滨芬兰蒂亚滑雪马拉松。”肃海岚还介绍,芬兰的企业在张家口
也将开展一项冬季运动的合作。
首届中芬冰雪运动合作论坛于 2018年10月举行,今年是中芬冰雪运动年,北京体育大学和人民网人民体育响应两国政府的号召,在去年成功举办了首届的基础之上,今年接着举办第二届中芬冰雪论坛。论坛紧紧围绕中芬冬季运动年设定
的培训、可持续发展、旅游业以及高水平运动等四个主题进行深层次的分享与交流,也得到了冰雪大省和重要冰雪企业的积极响应。在众多官员和企业负责人的演讲中,不难发现,巨大的市场潜力有待中芬双方发掘。
“2017年春节前夕,国家领导人到我市视察时指出,要推动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在张家口落地生根,交出冬奥委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围绕这一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和面临的发展机遇,张家口市委、市政府确定了我市发展的七
大主导产业,即冰雪经济、新型能源、数字经济、装备制造、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特色种养,我们最终目标是,全力打造体育之城、活力之城、康养之城、文明之城、富强之城。”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宏在演讲中介绍说,2018
—2019雪季,张家口参与冰雪运动人数达286万人次。为加快打造冰雪特色旅游品牌,目前张家口正在高起点建设一批冰雪度假基地和冰雪旅游小镇,推进冰雪文化旅游产业向休闲、赛事、民俗、文创、演艺等多元化方向发展,使冰雪文
化旅游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张家口与芬兰拉赫蒂市、法国尚贝里市缔结为友好城市。特别是自2018年11月份与拉赫蒂市建立友好城市以来,多次实现互访,推动双方合作向更高层次迈进。突出表现在冰雪运动、教育培训等方面。
李宏副市长在演讲的最后,不忘向在座的芬兰官员和企业负责人抛出自己的需求单:“围绕冰雪产业发展需求,我市希望在冰雪体育运动、冰雪装备研发制造、冰雪人才教育培训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一是在冰雪体育运动方
面,商讨共同举办冰雪运动、山地运动邀请赛和友谊赛,为我市组织举办大型赛事活动提供专业指导,为我市冰雪教练员、运动员赴芬兰系统性训练提供支持。二是在冰雪教育培训方面,希望双方在冰雪特色学校、冰雪教育培训、科研
机构设立、冰雪培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我市引进和培养冰雪专业人才。三是在冰雪装备制造方面,希望芬兰国内有实力的冰雪装备企业,到我市建厂生产、投资合作。”
在这次论坛上,吉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盖东平也介绍了吉林市冰雪产业近年的发展情况,并详细分析了吉林市今后的冰雪产业发展规划,同时希望借助中芬论坛加强交流,共同助力北京冬奥,推动两国关系进一步深化发展。而哈尔滨的
两个项目则直接上台推介,希望得到芬兰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第二届中芬冰雪运动合作论坛历时一天,先后有近20位嘉宾进行致辞或者演讲,信息量很大。而雪场的建设运营与发展成为了热门话题之一。
“松花湖滑雪度假村是2014年12月份开放的,实际上到了2019年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五年间,松花湖滑雪场连续两次得到了中国最佳滑雪度假区的称号,五个雪季一共接待了160万的游客。” 万科集团冰雪事业部首席执行官丁长峰
介绍说,松花湖滑雪度假村的建设就借鉴了芬兰的LEVRE滑雪场,尤其是色彩的运用和服务。
丁长峰语出惊人,他说目前中国有滑雪场600多个,但绝大部分会被淘汰,因为不能适应未来时代的要求。未来能够适应时代要求的滑雪场,一定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滑雪场,也就是说硬件上一定要过硬,要能赶上世界的标准,
软件上也要能够在服务领域满足年轻一代消费者的需要。
“中国的从业者动不动就比阿尔卑斯山、美国的科罗拉多、加拿大的惠斯勒,我对北欧的考察的一个结论是,其实我们都比不了,中国除了阿勒泰一带的地区,没有特别大的山,我们的山相对于阿尔卑斯山,相对于科罗拉多都是小山,
我们的垂直落差没有那么大,中国垂直落差超过600米的寥寥无几,不会超过10个。但是北欧、挪威、芬兰在滑雪度假村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方面的经验,我觉得更加值得中国参考。”丁长峰依然以Lever雪场为例,他说那里垂直落差大概
只有300米,冬季寒冷,和崇礼差不多。但是,他们是如何能够吸引到百万人次的滑雪者,原因就在于服务的提供,我觉得这可能是中国从事这个行业、从事这个生意的所有人需要思考的。
“我们国内的雪场之前出去考察的时候,一般选择的目的地就是位于阿尔卑斯山的法国和瑞士,去学习他们的经验。后期又跑到美国的威尔或者加拿大的惠斯勒去学习,但是实际上这么多年总结下来,我们能够从这种很大滑雪区里面学
习的内容非常少,我们山的规模,包括亚布力,包括吉林的北大壶、松花湖,万达长白山等的规模和阿尔卑斯山和北美的相比,差距是非常大的,根本没有可比性。我们从那么大的山体的运营管理里面,要学到适合我们的经验,实际上
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从芬兰的雪场里面去学到真正有效的经验。”伍斌说,芬兰是一个没有太多高山的国家,没有那么大山脉,但是高山滑雪的雪场也建了有76座,整个落差没有那么大,但运营做到一个非常丰富的状态,客户
体验非常好,整个家庭度假的氛围非常好。我们国内更应该去学北欧雪场运营管理经验,除了芬兰这些雪场之外,北欧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六家雪场在瑞典和挪威,北欧的雪场更适合我们去取经,更适合我们去学习它的一些很细节的
运营管理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