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听,两会上的北京冬奥声音
日期:2019-03-18 来源:奥林匹克公园管委会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随着两会落下帷幕,北京冬奥会再次成为大家口中谈论的重要话题之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以“全民健身蓬勃开展,体育健儿在国际大赛上再创佳绩”概括了过去一年体育重点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并在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部分提出“精心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两会上的冬奥声音由此开启。
精心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
3月5日,李克强在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中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扎实做好2020年奥运会、残奥会备战工作,精心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办好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社会就充满活力,国家就繁荣兴旺。
办赛精彩,参赛也要出彩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在此次“两会”“部长通道”上表示,对举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体育界上下倍感压力,为实现“办赛精彩,参赛也要出彩”目标,“飘、升、奏”的“全项目参赛”成为其中关键。“全项目参赛就是指作为东道主,中国队运动员要通过努力获得北京冬奥会全部比赛项目(共109个小项)的比赛资格,在此基础上力争取得好成绩。”
苟仲文介绍说,为了实现北京冬奥会的参赛目标,国家体育总局从2018年至2021年,按照“扩面、固点、精兵、冲刺”的工作节奏全力做好备战工作。关于2018年“扩面”主要做以下几项任务;一是扩参赛面;二是扩大人的规模;三是扩参与面;四是扩合作面;同时也走出国门,向国外学习。
大力发展冰雪产业,多措并举拉动体育消费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颖川表示,相关冰雪产业优惠政策执行不到位,如滑雪场水价成本高,经营难度大。下一步将继续完善政策,强化政策措施落地。同时表示,要大力发展冰雪产业,多措并举拉动体育消费,发挥好体育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方面的作用。
冬奥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副市长、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张建东表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气象预报将达到“百米级”和“分钟级”。此外,20项测试赛将陆续开展,而延庆的国际雪联高山滑雪世界杯将是最早进行的一项。
在冬奥会筹办方面,张建东还特别提出,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重中之重,要加快推进。去年,已经完成了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年度任务,赛事组织、赛会服务方面全面推进,冰雪运动加快普及。今年,要继续加快推进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赛事的组织和服务保障工作,做好系列测试赛的准备。
据张建东介绍,今年下半年,将发布冬奥会吉祥物,同时开展歌曲和口号的征集。而今年上半年,将举办倒计时1000天的活动。
推动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落地生根
全国人大代表、张家口市委副书记、市长、北京冬奥组委张家口运行中心主任武卫东表示,张家口市将借筹办冬奥会的契机,努力推动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在当地落地生根。当前,张家口将以努力成为河北省冰雪产业基地为目标,从冰雪装备制造业入手,打通全产业链条,为河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贡献力量。
放大冬奥会遗产价值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杨认为,北京冬奥会不仅要注重运动员体验还要提前规划奥运遗产。对运动员来说,参加冬奥会是一生难忘的经历。希望在赛事结束后,运动员对北京有更多归属感。此外,北京冬奥会筹备之初就提前规划奥运遗产项目,这包括体育精神的传扬、奥运场馆的可持续使用、冰雪运动人才的去向等。我们欣喜地看到,北京冬奥会计划在比赛场馆留下运动员的名字、获奖者的手印等,以形象的方式让更多人感受运动员的拼搏精神,这些举措都有利于奥运遗产价值的放大。
完善冰雪行业准入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张家口市第一中学教师尤立增认为,应扩大高水平冰雪运动人才培养规模,继续鼓励地方体育学院和师范大学通过与地方职教中心联合的方式开设体育休闲专业,鼓励地方学院开设运动训练冰雪方向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高水平冰雪运动人才,在招生计划安排上给予政策性倾斜。尽快完善就业准入制,加快冰雪运动行业岗位分工细化,纳入国家就业准入制度的覆盖范围,出台初、中、高层次等级分类的权威性职业等级标准,通过推进冰雪运动行业就业准入制度的健全完善,增强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实现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安全保障。在张家口市等冬奥举办城市的学校、社区也应组织更多冰雪普及活动,营造良好的冬奥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