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

朝阳区召开2025年社会保障工作业务培训会

日期:2025-10-20 09:20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民政局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落实市民政局工作部署,进一步规范全区社会救助工作,提高社会救助基层服务能力。10月16日下午,在北京市民政局指导支持下,区民政局召开了全区2025年社会保障工作业务培训会。全区43个街乡负责社会保障工作的分管领导、民生保障办副主任及业务骨干参会。

朝阳区民政局副局长王溦进行开班动员,提出机构改革后,民政局的职能进一步向基本民生保障和基本社会服务方面优化,职责更聚焦、主责主业更凸显、使命任务更艰巨,区民政局将进一步加强对街乡的指导,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协同机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措施,扎实推进社会救助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同时,王溦针对市民政局工作部署,结合全区工作做出三点提示。

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推进治理工作。社会救助是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基础性、兜底性制度安排,关乎困难群众衣食冷暖,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关乎党的执政基础。从近期督导和抽查了解的情况看,个别街乡认识还不够到位,工作推进不够有力。必须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不能松劲懈怠、麻痹大意。

二是进一步落实工作职责,规范政策执行。社会救助政策历史沿革长、群众期待高、执行链条长、涉及层级多,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不规范,就会影响政策的精准落实和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各街乡要压实受理社会救助申请的主体责任。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截留救助资金。此外,要经常性开展警示教育,加强典型案例通报,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工作人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三是进一步提高救助效能,办好民生实事。各街乡要精准认定对象,防止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排除在救助范围之外。要坚持“应保尽保”,防止出现“漏保”、“漏救”问题。要坚持“逢进必核”,认真开展家庭经济状况核查,不得未经核查将申请对象直接纳入救助范围。严格实施动态管理,要用好“铁脚板摸排+大数据监测”,及时发现潜在救助对象,将应该保障的困难群众纳入保障范围,对不再符合保障条件的人员停止相关保障待遇。

北京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四级调研员王跃高屋建瓴地介绍了北京市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各项救助政策的作用定位及全市社会救助相关工作发展趋势,对低保、低保边缘家庭及特困人员认定工作及办理程序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结合案例对相关疑问进行解答。他对朝阳区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情况表示肯定,并对工作重点、难点做出了提示。

区民政局社会保障科科长邢智慧结合日常工作中发现的各街乡共性问题,对区级相关社会救助政策进行解读,并就慈善有关工作进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