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

聚焦雨后农业生产恢复:精准施策撑起作物病虫害 “防护网”

日期:2025-09-01 14:15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近日,为确保强降雨后农业生产及时恢复,北京市植保站专家深入朝阳区指导做好田间病虫害防控工作,区农服中心根据各生产园区作物生长实际,持续下沉一线,为生产主体提供针对性建议,助力大雨后农业生产恢复。

一、做好源头控制

田园环境清洁:及早清除菜园杂草、害虫的虫卵及幼虫,随时清理植株黄叶、病虫果(叶)、重病株、伤残植株或换茬作物,并进行无害处理。

无病虫害育苗:在排水和浇灌方便的地块搭建网室育苗,悬挂信息素色板,防治虫害;对育苗床进行土壤消毒,播种前选择温汤浸种、药剂处理等方式进行种子消毒;移栽前2-3天使用杀虫剂对苗床幼苗进行喷淋。

二、作物精细管理

蔬菜作物:

排水防涝雨后应尽快抢排田间积水,尽量减少田间蔬菜积水时间,减轻蔬菜细菌性病害、土传病害和生理沤根的发生。中耕松土针对雨后土壤板结的蔬菜田,天晴土壤稍干后立即进行中耕松土,提高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根系活力,增强蔬菜抗病能力。喷叶面肥可用磷酸二氢钾、尿素或者含有中微量元素的叶面肥进行追肥,促进蔬菜植株恢复长势。避免雨后暴晒设施内加强通风,实施遮阳网覆盖;露地可搭盖遮阳网遮阴。

粮食作物:

不同作物的病虫害防治需各有侧重,具体如下:

甘薯:重点防治黑斑病、麦蛾等病虫害。

谷子:重点防治谷瘟病、粘虫等病虫害。

花生:重点防治叶斑病。大豆:重点防治霜霉病、细菌性叶斑病,以及甜菜夜蛾、点蜂缘蝽、棉铃虫等虫害。

玉米:需重点关注南方锈病,以及棉铃虫、甜菜夜蛾、玉米螟等迁飞性害虫的监测与调查。

此外,排涝除湿工作完成后,要结合病虫害防治,通过混合喷施杀菌剂、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开展 “一喷多促”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