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以“法治大礼包”致敬“最可爱的人”!
近年来,朝阳区司法局始终把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摆在突出位置,靠前架起司法拥军“连心桥”,以“全覆盖、全流程、零距离”为导向打出法律服务“组合拳”。
一是服务体系纵贯横联,立体网络实现“零距离”覆盖。朝阳区司法局坚持党建引领,服务为民,建立“一网两翼三支撑”的法律援助工作模式,构建多层级、立体化服务网络。依托区、街镇、村(居)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纵向贯通法律服务“神经末梢”;横向覆盖服务阵地,在武装部、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等部门设立服务站点,建成朝阳区法律援助中心驻武警北京总队5个法律援助工作站、4个法律援助联络点。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站与属地部队联系机制常态化,对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免费开放法律咨询通道,实现“咨询零门槛、服务全天候”。
二是服务流程提档升级 绿色通道跑出“暖心加速度”。针对法律援助申请,开设“绿色通道”,实施“优先受理、简化流程、加急审批”机制,实现当日申请、当日受理、当日审批、当日指派,对紧急情况先行受理、事后补全手续,对伤病残等身体有特殊困难的当事人开展上门服务。根据案件性质,优先指派熟悉涉军法律和政策、擅长办理同类案件的律师承办,让法治供给“不打烊”“不断档”。
三是法治宣传行之有效 “靶向工程”疏通“毛细血管”。朝阳区司法局紧扣八一建军节、国防教育日、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与43个街乡公共法律服务站同步开展维权活动,推行“菜单式”精准普法模式,聚焦不同人群法治需求,实施分层分类普法策略,推动法治宣传“零距离”触达。活动通过专题讲座、情景模拟、案例剖析等方式,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等重点法规,为官兵剖析“知法用法、依法维权”的实践路径。同时,活动通过“精准滴灌”式普法,针对合同纠纷、遗产继承、侵权纠纷等具体问题,开展“一对一”法律咨询,让军人军属、退役军人触摸“法治脉动”。
安贞、朝外、高碑店、垡头、三里屯、三间房等司法所对本辖区内的退役军人、军属、居民开展各具特色的普法讲座,主讲人们结合具体案例深入分析最新法律法规、由专业律师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普及常见法律问题的解决途径。常营、东坝、黑庄户、机场、劲松、孙河司法所深入部队,开展维护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公共法律专项服务,向官兵现场解读政策要点和“依法优先”申请流程,实现了慰问普法同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