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井街道:“同频”先锋团,注入社区基层治理新动能
“一街一乡一特色”之双井街道经验谈
引言
朝阳区双井街道百子园南社区地处东四环沿线,毗邻合生汇商圈,有居民楼10栋,涉及居民2200余户,5600余人。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升级与快速发展,社区属地内催生并汇聚了多家新业态群体服务站点,大批量新业态人员的涌现让社区基层治理增添了一批 “新”生力量。他们不仅便捷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保障了城市的顺畅运转,更在基层治理中展现出非凡的能力与担当。
一、机制与成效
2月7日中午12点30分左右,一位顺丰快递小哥在送件至后现代城D区15号楼时,发现该楼的单元门因大风天气的影响,门无法正常关闭,被风吹得来回晃。这不仅给居民的日常出入带来了不便,更重要的是,它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安全隐患,威胁到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于是他赶紧在“后现代城‘同频’先锋团”微信群中拍视频并说明情况,希望能够得到维修。
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双井街道百子园南社区的注意,社区工作人员在收到消息后,立即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高效的行动力。他们迅速与物业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并一同前往现场进行实地查看。经过维修师傅的仔细检查,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单元门的阻门器发生了断裂,导致门无法正常关闭。
面对这一紧急情况,社区和物业立即启动了应急维修程序,迅速组织人员进行了修复工作。从快递员发现问题到单元门恢复正常使用,整个过程仅仅用了半个小时。这不仅体现了快递员敏锐的观察力和强烈的责任心,更彰显了双井街道百子园南社区对居民安全的高度重视和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件事只是新业态群体参与社区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双井街道百子园南社区一直按照双井街道工委要求,秉持从新就业群体切身利益出发,细化工作覆盖、强化服务供给,增强他们的城市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让新就业群体逐渐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
(一)“同频”共振,党建引领,增强基层治理实效性
双井街道百子园南社区聚焦与新业态人员的深度合作,在百子湾片区党委的引领下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协同发力”这一目标,充分利用“同心筑园”党建品牌的凝聚力与号召力。通过组建“同频”先锋团,发动新业态人员成为社区的“千里眼”与“顺风耳”,即凭借他们日常工作中广泛的活动范围和大量的信息接触点,及时察觉社区内各类动态。
在此基础上,社区与新业态人员构建起紧密的协同体系,无论是信息的传递反馈,还是具体事务的处置应对,均能“同频”共振,实现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就如同将千头万绪的社区事务通过这一效能,让各方力量如同千根线汇聚于“社区治理”这一根针上,精准发力,使社区的管理与服务更加高效、全面且深入,切实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与满意度。
(二)“积”发使命,“换”心共建,增强基层治理荣誉感
在推进基层治理的进程中,双井街道百子园南社区积极探索创新,秉持“接诉即办、未诉先办,不诉也办”理念,充分挖掘并发挥新业态群体的独特优势,成功化解一系列基层治理难题,为社区的和谐稳定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为更好鼓励新业态人员参与社区基层治理,双井街道百子园南社区制定《积分管理办法》,鼓励新业态群体在日常工作中,留意社区公共设施损坏、环境卫生问题、安全隐患等情况,并及时在群内进行反馈。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为骑士们进行积分登记,并定期组织积分兑换活动,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换取实用的生活物品或服务。这样不仅增强了新业态人员的荣誉感,更为社区变“接办”为“自办”贡献了“新”力量。
双井街道百子园南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接诉即办、未诉先办,不诉也办,是我们社区的接诉即办工作理念,现在新业态群体也成为了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得力助手。他们的加入,让我们能够更及时、更全面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的效率和质量。”
(三)“庙”趣横生,双向奔赴,增强基层治理凝聚力
2025年1月21、22日,恰逢小年,双井街道百子园南社区依托片区党委,以开展同“新”筑园·爱聚美井—百子湾片区公益年俗庙会的形式整合街道、片区党委及辖区商户资源,回馈平日里辛苦奔忙的新业态群体工作人员,让他们从平日提供服务的人转变成享受服务的人,让忙于工作无法回家过年的朋友们,在百子湾片区这个温暖大“家庭”里能吃上热气腾腾的饺子,能过个喜气洋洋的中国年。同时,社区工作人员在“同频”先锋团群内时刻关心关注骑士们的精神状态,为因繁忙工作而产生畏难情绪的新业态人员开展线上心理疏导,带领大家一起掌握情绪调节与平衡压力的实用方法和技巧。
二、寄语与思考
如今,在双井街道百子园南社区,接诉即办、未诉先办,不诉自办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新业态群体已成为社区基层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社区的环境更加整洁优美,居民的生活更加舒适便捷,基层治理成效显著。未来,双井街道百子园南社区将继续深化与新业态群体的合作,不断探索创新社区基层治理模式,为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社区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