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

大屯街道:“五办工作法”激活社区治理新效能

日期:2024-04-22 17:30 来源:区城管指挥中心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一街一乡一特色”之大屯街道经验谈

 

问题

    大屯街道安慧北里逸园社区位于大屯辖区中部,总面积约0.19平方公里,包含9个自然小区、商务楼宇1座,驻区社会单位86家。共有17栋居民楼,居民户数3403户,总人口数7500人,下设12个党支部,自管党员495人。逸园社区属于混合型社区,人口户数多、历史遗留难点问题多,停车资源少、办公活动场地少,各楼院居民需求多元化。

一、机制与成效

    为有效解决居民身边急难愁盼问题,提升居民满意度、改善社区环境、和谐邻里关系,进一步夯实社区基层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逸园社区践行党建引领接诉即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理念,依托“移动逸事听”党建品牌,探索创新推出“五办工作法”,聚焦破解小区治理一般、复杂、困难、难点、长期问题,采取相应的办理方式和责任人,从源头解决问题,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实现未诉先办,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该办法实现了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难事共解“五事联办”。

(一)一般问题包楼社工“协调办”

    寻求基层治理最大“公约数”,前移服务“触角”。对于小区内公共区域堆放杂物等一般问题,社区充分发挥包楼社工作用,定期上门走访,与居民近距离沟通协调,通过“三清一整”、周五环境清洁日、周末卫生大扫除等活动,吹响“清洁家园 共享健康”号角,让居民参与到清理杂物工作中,同时将可回收物品变现交至他们手中。“协调办”方式既体现了社区治理的精细化,也增强了社工与居民之间的密切联系,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成色更足。

(二)复杂问题办件人员“具体办”

    办好群众“小诉求”,解决民生“大问题”。天气高温时期,楼内居民同时使用大功率电器现象造成负载过高,导致过载跳闸情况频发。面对这类复杂问题,办件人员通过动态监测、分析研判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把脉问诊,研究对策,通过主动协调物业、电力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具体解决方案,着力解决居民用电问题。同时社区也积极做好全流程跟踪督办、疑难诉求指导协办与总结复盘。“具体办”,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不仅解决了问题本身,还促进了社区治理的协同性和整体性。

(三)困难问题社区党委“一起办”

    面对社区治理中老旧小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困难问题,社区党委充分发挥核心领导作用,联动多方主体合作共治,共同建设美丽和谐的宜居社区。阳光新干线小区原有的消防设施年久失修,特别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为此,社区党委班子成员深入一线,了解居民需求,通过物管会、党建协调委员会平台等多方力量,“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共同协商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最终由物业公司牵头启动公共维修资金使用程序,对小区消防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同时,“楼门网格员”在施工期间加强日常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全力保障工程进度及质量。“一起办”的方式不仅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也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难点问题书记主任“吹哨办”

    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薄弱,管道堵塞困扰居民许久,针对此类难点问题,社区党委书记带头向前一步,走访入户、追根溯源,通过启动“多方联动”机制,吹哨街道相关职能科室,近距离和居民沟通交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制定整体推动方案,突破难点、疏通堵点,快速有效解决居民诉求。作为社区领头人,他们把社区的每一位居民都当做自己的家人,利用手中的“哨”,协同合作解决问题的速度,得到了居民的认可。

(五)长期问题包片领导“统筹办”

    对于长期问题社区实行包片领导“统筹办”策略,逸园8号院南门出口处道路年久失修,中间低两边高,遇雨天积水居民需垫石头、垫木板,出行极其不便,包片领导对此问题全面梳理和分析,现场召开议事会,反复研究施工方案,并协调各方力量共同推进。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完善制度等方式,逐步解决长期存在的难点问题,不仅赢得了居民一致好评,也大大减少了因此类问题产生的接诉即办案件数量,让小区居民切实感受到社区用心为民办实事的真情实意。

    三年来,逸园社区通过实施“五办工作法”解决居民诉求1000余件,社区基层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居民满意度大幅提升,社区环境明显改善,邻里关系更加和谐。同时,这种工作方法也提升了社区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治理能力,为社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寄语与思考

    未来,大屯街道安慧北里逸园社区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接诉即办,始终以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深化“五办工作法”的实践应用,不断探索创新社区治理的新思路、新方法,稳步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专业化水平,推动基层治理水平提质增效,着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