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同心愿 清明绘春色|朝阳区儿童福利院举办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3月29日,朝阳区儿童福利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听习俗故事、学文明礼仪 踩蹴鞠对词、播春耕菜园社会实践活动,儿童福利院特教班、幼小班儿童以及儿童福利院特教老师、保育员等27人参加。
活动以“习俗”开场。工作人员讲解了清明节习俗和由来,孩子们知道了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明白了清明节既是扫墓祭奠、怀念离世亲人的节日,又是踏青嬉游、亲近大自然的节日,是中华民族包括海外华人的重要节日之一。
活动借“典故”引入。清明节前后素有“插柳枝、戴柳帽”的习俗,编织柳叶草帽也成为此次活动的亮点之一。春风中摇曳的柳枝,象征着春天的祝福,在老师带领下片片绿色柳叶在孩子们的手中逐渐变成了一顶顶小巧的草帽,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快乐和成就感。制作青团是对节气美食文化的一次探索,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将糯米粉和艾草汁混合,揉成绿色的面团,再包裹上香甜的豆沙,尝上一口,满是春天的味道。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也让他们对中国的饮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活动踩“游戏”搭桥。踢蹴鞠作为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蹴鞠对词赛”成为整个实践活动高潮。在主持人调动下,孩子们按照音乐节拍,音响踢蹴、音落对词。嬉戏间孩子们轮流“坐庄”对词赛诗,潜移默化中,通过沉浸式、互动式等体验,让孩子领略中华词语的独特韵味、感受传统文化诗词之美,既锻炼了身体,又提升了个人素养和能力。
活动用“实践”落地。俗话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活动的最后一项内容,就是让孩子们于万物更生的季节,在院内的小小菜圃中,认养一块土地,自己种下爱吃的黄瓜、菠萝、西红柿等蔬菜,自己对蔬菜进行播种、浇水、施肥、养护、收果等,通过全过程收种体验,为儿童创造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环境。
本次活动,融合了多种传统文化元素,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欢乐,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继承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儿童福利院将继续致力于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成长,在快乐中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