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街第一中学举办梅晓璇老师教学特色展示活动
3月21日,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梅晓璇老师以《移动实验——指向学习素养的物理教学探索》为主题作教学特色展示。梅老师是正高级教师、北京市中学物理骨干教师、朝阳区高中物理兼职教研员、朝阳区骨干班主任,曾荣获教育系统师德标兵、朝阳区劳动奖章等荣誉。工作28年来,他求索课堂、深耕实验,不断开拓创新,探索了基于电子积木等器材的“随手就做,随地就做,随时就做,谁都可做”的可移动物理实验,打造了贯通常规教学、校本社团和课外实践活动的生成式物理“大课堂”。多次承担市区各级各类教研讲座和成果展示,在北京市物理教学特别是物理实验教学领域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物理学常被认为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实际却是揭示宇宙奥秘的钥匙。梅老师介绍,物理学有趣,老师说“难教”;物理学好玩,学生说“难学”,动手操作、动手做实验就是破解之道。要学会做实验的技术、找到易得易用的器材,羽翼丰满、工具齐全,再走出实验室,把物理学习融入生活中去。
以往的大部分家庭实验、生活实验、趣味实验,因无法定量分析而使功能与价值大打折扣。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实验室”,实现由定性到定量的移动实验,提升家庭实验的“科学味儿”,拓宽更加广阔的探究空间,梅老师开展了移动实验架构下的物理教学实践。
一只签字笔,能测声速、能复现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过程,向下能研究中学胡克定律,向上能研究声学工程亥姆霍兹共振腔;一个肥皂泡,能组织一次多姿多彩的学生实验节;一部自行车,实现圆周运动大单元学习;一个教材气球收尾速度课题,延展到力学、电学,再到竹节长度与节数关系、蓄光胶带发光衰减规律、啤酒和雪碧泡沫衰减规律、青鱼体内磺胺类药物吸收规律,一个点就能展开一个微项目化学习......这些源自生活中的观察和学习素材,让学生体验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
通过真正动手操作实验,消除自己的迷思和疑惑,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形成观察习惯、学科思维能力和素养,让学生切实体验到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成功和快乐。
和平街第一中学举办梅晓璇老师教学特色展示活动
来源: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