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各庄:打造楼门“小天地” 画好治理“同心圆”
楼门作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对于改善社区人际关系,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基层治理,激发社区自治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崔各庄地区东洲家园社区通过“近邻社区”楼门文化治理品牌服务项目,以文化促融合,进一步凝聚居民自治力量。
文化添彩楼门
社区有了“新地标”
在东洲家园社区,每个楼的楼门文化都各有不同,社区依托居民喜好将每个楼门单元楼一楼进行改造,让小楼门变身“艺术空间”。有的楼门居民喜欢足球运动,楼门板报处就建成“足球专栏”;有的楼门居民喜欢绘画,那就用一幅幅优美的图画装饰楼门,让楼道变身“画廊”;还有的用音乐等元素去做楼门创意设计,让楼门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前期我们征集了居民的意见建议,做了细致的改造方案。”东洲家园社区党委书记魏媛介绍,通过对楼门环境、群众基础等综合考量,楼门改造先从6号楼开展试点,再逐步推行。2023年6月份试点单元开始动工改造,最终耗时两个月,特色楼门正式“闪亮登场”。
走进东洲家园6号楼院,涂鸦区域率先映入眼帘,孩子们绘画的花园和城堡让小区焕发了别样的生机。通过增添涂鸦区、儿童益智道具等方式,楼内的儿童得到了一个专属于他们的“创造天堂”。此外,还在楼道里公布楼门长的照片、姓名,社区公约等,便于居民们了解社区、楼门大事小情,增强文明意识。
除了楼门内,楼门外门口的植被区域也发生了大变化。这次改造,新添了原木色花朵栅栏保护植物,同时还在栅栏上张贴宣传标语,不仅装点了楼门外的环境,还传递了邻里友好、安全教育、文明新风等理念。
“试点非常成功,居民们普遍反映社区楼门改造后变得温馨又漂亮。”魏媛说,楼门改造完后一时间成为了不少居民微信群内讨论的热点话题,居民之间的交流沟通明显更多了,也增强了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希望通过打造楼门文化,居民们能多沟通、多了解,让整个东洲家园社区居民都融合成‘一家人’。”
评选“最美楼门”
共建和谐社区
为推动楼门文化建设,东洲家园还开展了“最美楼门”大比拼活动,6号楼1单元获得今年“最美楼门”称号。
东洲家园“最美楼门”6号楼1单元,文化气息浓厚,环境干净,楼门内外空间井然有序。“最美楼门”的获得离不开楼门长的付出。楼门长每天在楼道里检查是否出现杂物堆积、楼道卫生,如果发现要及时联系杂物的主人挪走,联系物业清扫垃圾,保持楼道卫生整洁。
“得到‘最美楼门’这个称号不光是我们楼门长和志愿者们的功劳,更是居民们集体努力的结果。”荣获“最美楼门”称号的单元楼的楼长师小琴说,“最美楼门”对于居民们而言不仅仅是一个称号,更关乎着集体荣誉感,居民们越来越团结了。
社区通过对楼门外自行车和电动车摆放、楼门文化宣传、卫生治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打分,统一汇总得分,评选出“最美楼门”称号。
“最美楼门”评选让居民参与感、获得感大幅提升,让邻里关系更近,楼门文明和谐的氛围更浓。
社区有难事?
交给“楼门护卫队”
除了特色楼门文化,社区还动员楼门内的楼门长、党员、志愿者、居民骨干等,建立起居民自治组织——楼门护卫队。
“成立楼门护卫队的初衷,一是守护社区安全,二是希望居民能自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魏媛介绍,楼门护卫队所有成员采取轮班制,定期巡逻、维护试点楼门内环境的安全和整洁,及时处理矛盾纠纷,增强了邻里和谐。
“我是楼里的老住户了,楼上楼下都认识,所以就主动协助社区开展志愿工作,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信息畅通’。”楼门护卫队队长刘国荣说,以前的楼门文化只是楼门长对自己单元的自治,现在成立了楼门护卫队后,楼门长们和居民们也会走出楼门参观其他楼门文化,不断吸纳优秀元素进入自己的楼门文化,楼门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近。
居民相近相亲、互帮互助,楼门文化建设美了环境,近了邻里,促进大家和谐共处。下一步,东洲家园社区楼门文化治理品牌服务项目将继续推进特色楼门文化建设探索,挖掘更多居民喜闻乐见的内容元素融入其中,让越来越多的居民都能通过楼门文化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文章来源:朝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