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内容页

大屯街道安慧北里逸园社区:小小二维码 有事“朝我说”

日期:2023-12-25 09:44 来源:区城管指挥中心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把议事平台挪到微信上、电话上,把议事厅建在“线上”。安慧北里逸园社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设立诉求建议二维码小程序及热线,在辖区9个楼院17栋居民楼楼门文化公示栏中广泛宣传,同时公示包楼社工、楼门长、物业楼管、社区民警、维修人员以及各类便民服务热线,畅通居民诉求渠道,多形式收集居民的诉求与建议,让问题不出门,解决在家门,有效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米”。

一、机制与成效



(一)小小二维码,调解邻里赔偿纠纷新典范

在当今社会,邻里关系的和谐显得尤为重要。近日,大屯街道安慧北里逸园社区就发生了一起因楼上楼下漏水而引发的邻里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事件。就在双方沟通无果时,居民通过楼内宣传栏张贴的诉求建议“二维码”联系社区寻求帮助。

社区调解员洪蕊后台看到居民反应的诉求后,第一时间与居民取得了联系,迅速介入,到事发现场了解情况,并联系物业实地考察,确认漏水位置的水管是否为原始管路,查找漏水点。

然而,就在了解到双方所述问题的关键时,新的问题又产生了,楼下业主未征得楼上确认漏水点位及原因的情况下,自己就把房屋进行了装修并更换了水管,并要求楼上赔偿其装修费用。而楼上居民则认为在没有确定漏水点时,怎么能确定就是楼上的过错呢,楼下应该自己承担责任。

在此期间,由于楼上业主房子是出租状态,楼上租户也被牵扯了进来,租户家里有老人和一岁多的孩子,希望社区能够帮助尽快帮助解决此事,恢复家人的正常生活。

社区调解员洪蕊和张越决定使用正面沟通、背对背调解方式,将双方分开,一对一单独进行沟通。他们以“寓法于理、情法融合”的方式耐心调解,了解双方的诉求和意见,避免情绪激动和矛盾升级。

通过“移动逸事听”平台,分别收集双方证据和陈述,为进一步深入调解提供有力参考,积极引导双方就赔偿金额和赔偿方式达成一致。

调解员经过不懈努力,真诚沟通,最终双方达成和解,互相握手言和,解决了楼上楼下长期以来邻里矛盾纠纷问题。


(二)议事“小场景”撬动基层“大治理”

在安慧北里逸园社区,居民在议事厅,议社区大事小事,有商有量解决社区难事已不是什么新闻,而现场召开议事协商会,现场“诊脉”并“开方”,也是种常态现象。

今年5月,逸园8号院南门出口处道路年久失修,中间低两边高,容易积水,居民每次出行都要垫石头、垫木板,严重影响出行。社区党委收到居民诉求后,第一时间吹哨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排水集团、施工队,现场召开议事会。经广泛听取各方建议,反复研究施工方案,决定动用应急资金,对道路进行修复,增设雨水箅子,彻底消除积水隐患,让来往行人不再为积水而苦恼。

雨季影响居民出行的问题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解决,居民纷纷称赞小区里的议事会提高了问题处理的效率和质量,而这与“移动逸事听”不无关系。



二、未来工作展望



2023年安慧北里逸园社区通过诉求建议“二维码”小程序,“移动逸事听”多渠道吸附居民诉求155件,其中145件实现在院内未诉先办,有力减少接诉即办案件数量,提升未诉先办解决能力,真正做到“降量提质”。

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居民就是家庭的成员之一,邻里之间难免会有摩擦,我们要时刻关爱家里的每一位成员,让大家有事有地方说,有困难有地方找,有需要有地方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