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北京中学构建未来理想学校学术研讨会举行,文献吴小杰陈宏志王旭等区四套班子领导出席
9月10日,第十届北京中学构建未来理想学校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刘利民,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田祖荫,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张革,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树庭,朝阳区四套班子领导文献、吴小杰、陈宏志、王旭、郑宇、李国红等出席。
北京中学于2013年在朝阳区成立,十年来,逐步拓展为一校五址和9所分校,荣获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北京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构建未来理想学校学术研讨会”自学校成立之初开始举办,致力于聚焦全球教育前沿,聚集顶尖专家学者,共享教育智慧,拓宽学术视野,助力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刘利民在致辞中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从资源的角度鲜明提出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大论断,从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提出了“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要求我们“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教育是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特别是针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需要我们更加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创新育人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学思结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激发崇尚科学、探寻未知的兴趣,培养探索性、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思维模式;更加注重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关键能力;更加注重因材施教,开展分层分类、形式多样的选修课程,促进学生更加自主、自律、健康、全面发展。
李奕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师生的亲切关怀,寄托着对新时代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殷切期待,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将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以及优化学校治理方式相结合,系统化统筹、一体化推进,用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具效力的策略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区委副书记、区长吴小杰在致辞中代表朝阳区委区政府向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朝阳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此次研讨会以“拔尖创新人才在基础教育的早期培养”为主题,是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实践,希望参会专家畅所欲言,为厚植创新人才成长沃土提供真知灼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一直是朝阳教育的重点方向之一。近年来,朝阳区大力建设具有朝阳特色的教育强区、宜学之区,构建起“十二年一体化”贯通培养体系,落地全市首个科学高中,打造了41个市级高水平艺术、科技社团,以及占全市超十分之一的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未来,朝阳区将继续坚持教育优先战略,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持续巩固扩大教育、科技、人才优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推动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届研讨会为期两天,通过主题演讲、论坛的形式,邀请国内外教育专家、各领域专业人才、优秀班主任等共同探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研讨会期间,北京中学师生代表和校友嘉宾,还以课外活动片段展演的方式,呈现了学校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