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

朝阳区人力社保局“多点发力、靶向解决”,全力为民解“薪”结

日期:2023-08-14 11:28 来源:区城管指挥中心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拖欠工资问题作为“接诉即办”工作中的高频、共性问题,朝阳区人力社保局始终高度重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和责任意识持续高位统筹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针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采取多项举措重点治理,花大力气、下真功夫,抓好每件拖欠工资诉求的办理,切实落实工作责任。
一、基本情况



拖欠工资问题,是区人力社保局持续关注、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这一问题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和区域?如何在执法力量有限的情况下针对性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如何减少拖欠工资问题的产生?这些都是区人力社保局不断分析研判的方向。今年以来,区人力社保局对拖欠工资类诉求分布情况持续进行分析研判,发现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行业领域方面,朝阳区拖欠工资类诉求长期保持“覆盖面广、重点突出”的趋势,遍布“吃住行、娱购游”各行业,重点集中于建筑施工业和居民服务业(保安、家政服务、快递外卖等),拖欠工资类诉求半数以上来源于上述两类行业。今年以来,受疫情余波、深化改革、市场调整等因素影响,住宿餐饮、文体教育以及交通运输、科技等行业诉求量也有所增加,占诉求总量的40%以上,“国美”等大型平台企业欠薪问题还没有完全有效解决。

二是区域分布方面,通过每月对全区43个街乡欠薪类诉求数量的统计对比发现,来广营、崔各庄、建外、高碑店、平房、奥运村6个街乡的诉求出现较密集,且集中在居民服务业、建筑施工业、住宿餐饮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涉及企业多为小微公司。

针对以上特点,区人力社保局结合往年经验,坚持问题导向、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源头治理,不断提升拖欠工资问题解决效能。2023年上半年,已办理“接诉即办”拖欠工资类诉求2.8万件,同比增长138%。在总量翻番的情况下,“三率”成绩仍然保持稳定,上半年行业件考核平均成绩达到98.49分,其中3月和5月两次达到满分,已为5703名劳动者追回工资4077万元。

二、经验做法



以“多点发力、靶向解决”作为指导理念,主要经验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是强化统筹聚合力。深化组织领导,牵头制定《朝阳区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2023年工作要点》,进一步压实成员单位责任,持续落实区根治欠薪联动处置工作专班机制,全面开展集中约谈、“双随机”检查、专项检查等联动工作,有效凝聚根治欠薪工作合力。重视联合调解,加大“劳动监察+仲裁”案前联合调解力度,今年已处理案件713件,实现“接诉即办”诉求有效分流。加强应急处突,节假日、全国“两会”等重点时期加强应急处突力度,与公安、住建、宣传部门以及属地紧密协作,主动深入开展预警排查、应急值守、突发处置等工作,全力维护我区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二是源头治理降压力。开展多类型专项行动,针对建筑施工业、保安行业等欠薪诉求集中高发领域,今年以来已先后开展全国“两会”期间欠薪隐患问题排查化解、保安行业网络虚假招聘清整打击行动、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检查、根治欠薪夏季专项行动等4次专项行动,对拖欠工资问题进行多轮集中整治,使法律法规宣传扎深扎实,有效缓解“接诉即办”工作压力。推动落实管理制度,全面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核心制度,对在施工程项目实施“风险+信用”等“6+4”综合监管,按照市局制定的等级评估表,确定项目风险等级和守法诚信等级分值,形成四级企业主体清单和欠薪隐患项目台账;对隐患项目及等级较低企业重点检查督促,促使各项指标按计划有序推进,预计年底前完成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制度、总包代发工资制度、实名制管理制度、分账管理制度、工程款支付担保制度、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保函)制度和维权公示制度全覆盖目标,通过制度完善减少诉求发生频率。向前一步打造模范,创建“劳动维权宣传先锋岗”党建品牌,向全区在施工程项目推广张贴470份“劳动保障维权公示栏”,明示网格区域内责任监察员的姓名、政治面貌、维权电话和受理地址等信息,做到“党员亮身份、案源强监管”,有效提升案源治理水平,推动“未诉先办”工作再上新台阶。工体改造项目工人王某感慨:“有了这个公示栏,我们投诉更加便利了,不需要像以往那样跑到受理大厅立案,也节省了反复拨打12345等待转接的时间,能不出工地就给负责的劳动监察员反映,劳动监察员很快过来给我们解决,项目企业也更加配合。有政府撑腰,我们心里都很有安全感,要给朝阳区的这个好方法点个赞!”


三是完善机制增动力。贯彻落实《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不断完善工作方案,优化工作流程,明确具体问题回复规范,并建立常态化三级沟通机制(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具体承办人员),提升诉求化解成效。制定“每月一题”计划安排,将拖欠工资问题列为重点督办问题,压实工作责任,按月细化治理举措,疑难问题齐抓共管,常态化防范化解欠薪隐患。制定全局《劳资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局内9个业务部门协作合力,使得复杂诉求可以齐抓共管、发挥合力,高效妥善处置“I Do”、“每日优鲜”、“国美集团”等“接诉即办”群诉事件。在“国美集团”欠薪事件处理中,区人力社保局依托该工作机制多次组织联合约谈,第一时间派执法人员赶赴现场,仅在一天内就高效完成了对32家相关企业的调查、责改工作,制作询问笔录102页,下达责令支付工资文书32份,涉及劳动者超3000人,涉及欠薪金额达4301万元,有效防止舆情进一步扩散,避免了群体事件的发生,有力维护了首都和谐稳定。参与制定《朝阳区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移送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落实“行刑衔接”工作,对辖区欠薪违法企业精准高效打击,形成有效威慑,提升企业自查自纠内生动力。按月统计发布《朝阳区根治欠薪工作简报》,对全区43个街乡欠薪诉求案发率进行排名,并上报区主管领导翻阅调度,对案发率排名较前的街乡重点督促、加强培训,增加隐患排查、政策宣讲频率,充分发挥属地监管效能。


四是科技赋能提效力。试点推动电子劳动合同,在全市率先“双试点”推动建筑施工领域电子劳动合同制度,东坝地区8个试点项目累计签订合同1.3万份,北京建工集团16个试点项目累计签订合同2.5万份,全区合计3.8万份。相关工程项目劳动用工规范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未出现因拖欠工资引发的群体突发事件,有效推动实现农民工维权有数据、企业管理提效率、政府监管有依据。开发“指尖办”程序,通过手机端的诉求查看、领导批示功能,实现高位调度统筹“指尖化”,劳动关系科、仲裁院、综合执法队等部门“一把手”可通过手机端程序直接签批诉求、查看案件办理情况,局领导班子在程序中直接批示诉求、查看结果反馈、了解部门一把手的案件查阅情况,统筹调度更加灵活便利。

三、经验启示



要做好“接诉即办”解决拖欠工资问题工作,既需要快速妥善解决群众诉求,更需要深入研判分析原因,找准症结所在,并将各项举措不断总结深化、调整完善,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发挥协作合力,以新思路“破题”,以新办法“破冰”,以新措施“破局”,才能在新形势下满足群众的需求,跟上时代步伐,将拖欠工资问题止于未发、解于萌芽、终于始发。

朝阳区人力社保局将持续贯彻落实“向前一步、未诉先办”,不断总结高效经验,优化完善四项举措:

一是高位调度。党建引领是开展具体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高位统筹是抓好实际行动的必备条件,坚持党建引领、坚持高度重视才能激发内在奋发动力。拖欠工资问题的解决既要拥有基层逻辑,更要抓好顶层设计,通过党建引领、高位调度,从上到下层层传导压力,才能做到压实各方责任,激发内在动力,为具体工作的开展夯实根基。

二是源头治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往往治标不治本,只有在抓好具体欠薪问题处置工作的同时,注意关口前移,提升源头治理能力,才能有效缓解问题增长压力,形成“源头把控-用工规范-问题减少-压力缓解-处置精细-成效提升”的良性循环,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充分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是多元化解。受长期疫情影响,拖欠工资问题广泛分布在“吃住行、娱购游”各行业,在问题解决中不仅要考虑维护劳动者权益,也要考虑优化企业营商环境,这就需要在包容审慎执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多元化解力量,做到专业、行业、企业、属地四方协调联动,把握好治理“平衡点”,稳妥处理好矛盾纠纷。

四是科技赋能。在新形势新要求下,治理能力提升不仅要通过排查隐患、严格执法等具体举措“升级软件”,也要利用科技力量“升级硬件”,通过优化办公系统、推行电子合同、探索大数据分析应用等方式为各项业务工作“高效赋能”,将“互联网+”办公模式应用到各个治理场景,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理效果,让政府办公更高效、群众维权更便利。

通过坚持不懈的源头治理、主动治理,朝阳区人力社保局将以实际行动践行“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时代号召,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全力保障广大劳动者不再忧“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