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廿五载 朝外再出发”课程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举行
6月29日,由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风雨廿五载朝外再出发”课程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举行。朝阳区委教工委书记董健出席研讨会并致辞。北京市教科院、北师大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和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十几位专家现场参会指导。近200位教师、家长和校友代表线下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董健代表朝阳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向参会的嘉宾和老师们表示欢迎。他表示,二十五年来,北京朝阳外国语学校在在朝阳教育这块沃土上快速扎根、迅猛成长,在首任校长郝又明的带领下,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用百姓的口碑树起了朝外优质教育的品牌。站在建校二十五年的时间节点,全体朝阳人对学校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祝愿学校在新的奋斗历程中创造更大的辉煌。
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创办者、首任校长郝又明,回顾了学校25年办学历程。从创业之初的260名学生,到拥有6个校部、11校址、12000名学生的十二年一贯制集团校;从办学之初所秉持的教育理念“唤醒生命自觉”,到“品格第一,做最好的自己”;从“青年教师的培养”到“优秀教师团队”;从“外语特色教学”到“分层教学”;从“校园课堂”到“社会实践”;从“无人监考”到“卓越的成绩”;从“不忘初心”到“第二次创业”,从办学之初到25年之后的今天,在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的支持下,学校全体教职员工,齐心协力,不断攀登,取得一个又一个优异的办学成绩。郝又明校长诚挚地感谢支持朝阳外语学校发展的领导、专家、教师以及家长朋友!她勉励全体教师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团结和谐,在新的起点全新出发,共建朝外美好未来!
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校长王秀彩就学校课程建设作专题报告。二十五年来,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坚守特色办学理念,坚持开放性、多样性、贯通性、整合性、创新性原则,围绕实现学校育人目标,形成四层级、五品-五领域的“品”课程结构。学校形成多个特色课程群,包括数学贯通课程群、英语贯通课程群、博物馆横向融合课程群、音乐一体化课程群以及小初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群。学校以基础课程校本化实施、拓展课程创新性实施、发展课程个性化实施为课程实施基本策略,实现了学生全面成长,品格发展突出;教师课程领导力和育人力显著提升;学校育人质量及影响力日益提高的办学目标。“朝外‘再出发’是守正创新,是探求新的发展,当下,必须充分发挥学校课程的领导力,点燃学校课程建设引擎,带动学校多要素螺旋式上升发展,这是驱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核”,王秀彩校长希望全体教师在新的历史起点,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保持朝外人独有精神和价值追求,为区域百姓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为国家发展输送品格第一、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特色课程系列研究课环节,学校四位教师分别呈现了英语、数学、科学、体育四节研究课。与会嘉宾参观了美术特色课程教学成果展。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多位专家分别给予点评指导。在圆桌论坛环节,围绕学校课程育人等领域的相关话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春莉教授分别与朝阳外国语学校师生代表、校友代表和家长代表进行现场交流,与会嘉宾和老师们更加直观了解到北京朝阳外国语学校课程的育人特色、育人经验做法及其效果。会上,朝外校歌《做最好的自己》精彩亮相,高中部合唱团唱出了青春旋律,传播了“做最好的自己”的朝外好声音。
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秦廷国博士肯定了学校课程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为朝阳外语学校学生自觉成长“品格第一,做最好的自己” 起到重要作用。北京市师范大学王本陆教授针对学校课程建设报告、小学英文课程展示、系列特色课程研究课、美术教学成果展,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价,肯定了二十五年来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课程建设成果,对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期望。
据悉,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将继续发挥学校课程领导力的作用,不断丰富和完善“四层级、五品-五领域”的特色“品”课程,持续引领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风雨廿五载 朝外再出发”课程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举行
“风雨廿五载 朝外再出发”课程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举行
“风雨廿五载 朝外再出发”课程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举行
“风雨廿五载 朝外再出发”课程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举行
“风雨廿五载 朝外再出发”课程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举行
“风雨廿五载 朝外再出发”课程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举行
“风雨廿五载 朝外再出发”课程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举行
来源: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