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

朝阳区紧抓医疗救治工作,构建分级诊疗医疗救治体系

日期:2023-01-12 18:57 来源:区卫生健康委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医 疗 卫 生

▲ 朝阳区紧抓医疗救治工作,构建分级诊疗医疗救治体系。面对疫情防控的新形势新任务,朝阳区紧抓医疗救治工作,优化危重症患者救治流程,构建分级、分层、分流的分级诊疗医疗救治体系。1.专项攻坚,创新转诊服务体系。12月19日成立分级诊疗专项工作小组,将基层卫生救治、转运专班、远程诊疗等系统工作全部纳入,形成一体,确保工作高效闭环运行。同时,采取均衡辖区医疗资源的方式,按照区域医疗机构的规模大小、诊疗特点、设备配置、整体技术水平等进行多纬度评价,构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等级的分级诊疗合作模式,明确合作单位的功能定位及职责,划定分级诊疗流程。2.上下联动,构建双向转诊机制。专项工作组对各社区服务中心的实际服务能力进行初步摸底调查,为下一步分级诊疗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按照原医联体运行模式,以中日友好医院、安贞医院、朝阳医院、垂杨柳医院4家医联体牵头医院为基点划分为北、中北、中南、南四个片区,在原运行模式不变,对应机构不变的前提下,考虑距离远近、机构特点将片区内医疗机构按照级别类别服务特点分为二级合作单位和一级合作单位,按照合作级别定位进行轻、中、重症患者的收治,在片区内形成会诊、转诊、收治的小循环。将原有的区病例转运专班转型为区级分级诊疗的转诊平台专班。3.加强合作,打造优势互补工作格局。根据分级诊疗工作数据统计,各医联体牵头医院向社区及一级合作单位转出患者数量逐日提高,有效分担了牵头医院的救治压力。发挥医联体牵头医院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培训指导、驻点出诊、外派实训等多种形式,持续提升基层疫情处置能力。各级医疗单位之间、区级转诊平台与各三级合作医疗单位之间已基本建立有效转运渠道。目前我区共有36家医疗机构675名医生注册了区级互联网诊疗平台,互联网诊疗服务渠道的开通,为不便线下就诊的患者提供了便利,也缓解了实体医疗机构的就诊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