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

【基层经验大家谈】亚运村街道安慧里北社区“三闭环工作法”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日期:2023-01-09 17:29 来源:区城管指挥中心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一街一乡一特色”之亚运村街道经验谈



问题

2021年9月24日通过并施行的《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深刻阐述,接诉即办工作应建立公众参与、民主协商、社会协同的工作体系,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面对老旧小区治理工作中频发的诸多痛点难点问题,以及纷至沓来的群众诉求,安慧里北社区如何破局?如何既及时有效地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同时又在推进接诉即办工作中逐渐厘清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的呢?我们邀请亚运村街道安慧里北社区谈一谈他们的治理法宝“三闭环工作法”。

第022期

谈一谈:安慧里北社区如何用“三闭环工作法”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一、基本情况



辖区内的安慧里二区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楼院,13栋居民楼,2680户居民,具有楼宇密度大、流动人口大、产权单位多的特点。市民诉求主要集中在噪音扰民、设备设施老化、环境脏乱、老旧小区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社区党委认真调研总结,将居民反映的问题归为三大类:一是居家邻里之间的矛盾,包括噪音、卫生等问题;二是小区楼院部分群体的需求,包括环境、道路照明等问题;三是整个社区居民的共性需求,例如停车位紧张、新能源车充电问题。

社区将居民诉求按照“个人诉求”、“楼院诉求”、“社区整体诉求”进行分类分责,通过网格自治、党建协调、党委统筹“三闭环”处理,实现社区党委领导下的居民自治和政府治理的良性互动,并引导辖区单位参与共建,大大提升了诉求处置效能。

二、主要做法


(一)邻里矛盾不出楼、闭环解决靠自治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由邻里矛盾引发的诉求是社区内的高发诉求,根据诉求解决难易程度,实行“3+2”两级管理模式,“3”是指社工、物业、网格长,“2”是职能部门和产权单位。简单纠纷由楼内党支部书记、网格长、包楼社工介入;复杂问题通知管片民警、城管及产权单位共同处理。

一是发挥楼门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发动党员、居民骨干等志愿者,让楼内居民成为参与社区事务的主体,组建调解委员会,形成一楼一支部、一网格一议事。制定文明公约,并通过楼门口张贴、微信群广而告之,使楼内产生的各种矛盾解决起来有约可依。同时,用身边人的影响力带动一群人,引导居民文明居家及自觉参与环境维护。

公示社工、网格长相关电话及房间号,让居民安心,知道有问题应该找谁。简单问题支部书记和楼门长及时出面上门调解劝导;对于复杂问题如装修及噪音扰民等情况,引导双方面对面沟通交流,换位思考。调解过程中网格长通常能起到润滑剂的作用,既解决了纠纷又使邻里之间不伤和气。

对于特殊人群,社区主动作为。安慧里二区7号楼有一名智力残疾人并且情绪不稳定,她经常在楼内乱丢垃圾,知道12345后,还反复投诉楼里卫生差。网格长了解情况后,经常到她所在楼层检查,看见垃圾及时清理,还主动邀请她谈心聊天。通过谈心了解到原来她是因为比较孤独,才想到用投诉的方式得到关注和重视,于是网格长更加主动地嘘寒问暖对她表示关怀,并润物无声地对她进行引导。在建立了友好信任的关系之后,当她再次看到网格长替她收拾垃圾,她就非常不好意思,自己将垃圾扔到楼下垃圾箱。一段时间以后,她的情绪平和了,自身素质也提高了,看见外卖员、快递员不规范使用单元门禁,还会主动维护,成为了楼里的志愿者。

二是复杂问题吹哨职能部门,提级管理。疑难复杂问题提级联系城管队、派出所等,同时通过紧密联系产权单位后勤的管理部门、退休办、老干处,引导产权单位参与楼宇治理,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例如,2021年大年初三,15号楼居民反映邻居的空调外机噪音扰民,社区即刻入户了解到,其邻居是两位80多岁的高龄老人,平时24小时开空调取暖,确有空调外机和室内机均产生噪音的情况,甚至整面墙都有震感,但老人固执地表示空调没问题。社区首先联系了老人国外的子女,子女表示无能为力,随后支部书记、楼长多次上门,也都劝说无效。

一边是一家六口被噪音困扰,一边是与高龄老人沟通不畅。如何来调解?提级管理!社区找到产权单位石油大学老干部处,学校改变处理方法,安排老师到老教授家以过年慰问的方式送去了电热器。在拔掉电源刹那间,感觉世界是那样平静祥和。随后产权单位网上购买的空调安装到位,噪音扰民问题也终于圆满解决。

(二)公共问题不出院、闭环管理靠共建

发挥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的整体优势,搭建好社区建设的桥梁和纽带。利用整合地区资源,联合社会多方力量,实现地区优势互补、共建共享,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以社区党建工作带动和促进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是注重民情民意收集。通过日常接待和电话访问,利用各种居民会议,收集整理出社区内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二是坚持季度工作会制度。党建协调委员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及时将资源与居民需求链接。居民代表提出需求清单,驻区单位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领取任务,共同研究解决带有地区普遍性的需求和问题。

三是指导辖区单位完成共建。目前已经协调麦当劳亚运村店为背街小巷提供路灯照明用电;辰运公司拆除使用30余年的小院栅栏,方便居民停车;链家地产免费为辖区空巢老人提供助医等服务。

(三)整体问题党委统筹加协商,闭环管理靠借力

发挥社区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核心领导作用,借助各方力量,促进社区的问题升级为街道为民办实事项目。

1.利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下社区的契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筛选出真正反映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项目,通过代表走访、座谈和调研,成为他们的议题。

2.通过街道领导见面会等多种方式,将民情民意送达到街道主要领导手中,让居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项目受到更多地关注和了解,以便于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3.社区党委深入研究问题统筹解决方案,结合政府特定时期不同重点工作,紧密连接需求任务,找准解决问题的最佳发力点和结合点,以促进社区整体需求建设为目的,开展各项工作,完成最终目标。

例如,安慧里二区2号楼由于楼房建设时未考虑老年人和残疾人,导致326户居民没有无障碍通道,通过人大代表呼吁反映,解决了弱势群体的无障碍出行。

再如,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增加,小区新能源汽车数量超过260余辆,由于周边没有充电场地,有些车主从楼上拉电线进行充电,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迫切需要安装充电桩。与此同时,社区每年接到的相关诉求多达10余件。社区党委了解到安慧里二区18号楼西侧有一片近600平方米的“三角地”,其范围内的房屋建筑均为违建,此地处于安慧里小区主要道路,四通八达,非常适合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于是社区党委通过人大代表反映,推动产权单位同意实施建设,并先后召开拆迁空地用途征求意见会和场地规划说明会,听取居民代表意见,也获得广大居民的认可与支持。2021年9月27日,充电桩场地建设完毕,一个环保高效的充电桩场地,成为安慧里二区一道靓丽的风景。

三、经验启示



一是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社区党员就在广大群众身边,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成为引导群众的“风向标”,在居民中起到良好的引导示范作用,带动形成充满正能量的和谐氛围。

二是社区党委统筹多方联动、提升凝聚力。

加强了社区与辖区单位的互联互通,有效撬动了社会资源,凝聚了各方力量,解决了社区居民实际困难。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带动了城市管理、社区建设、社区治安的工作开展,实现“党建工作开花、社区建设结果”的良好局面。

三是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促进自治能力不断提高。

随着社区居民议事会、物业联席会、党建协调共商会等多样化协商组织的建设和日常工作的开展,不断提升了居民协商意识和能力,楼门、社区、街道等多级协商成为常态化模式。

把服务居民作为社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区居民真真切切看到成效、享受到成果后,更加积极配合矛盾化解、纠纷调解,治理效果也更加突出,从而确保“矛盾纠纷不上交、小事不出楼门”,提高了居民自治能力,促进了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