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

一个中心 两个严防 三个升级 黎各庄:“123”工作法筑牢自建房安全防线

日期:2022-09-06 15:34 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免费安装烟感报警器,村民生活更放心;建设智慧充电车棚,村民电动车就近充电、停放;消防员进网格,为村域消防安全治理出谋划策……金盏乡黎各庄村将村域消防安全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创新实施“123”工作法:围绕“平安黎各庄”一个中心,严防电动车、燃气两种安全隐患,进行精细化管理、智慧消防体系、消防站建设三项升级,不断提升安全管理的“硬件”和“软件”,推进自建房安全整治,织密村域安全网。

立足长效推出“123”工作法

金盏乡黎各庄村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人口倒挂严重,村内有居住自建房337栋、门店173家。居民自建房多、外来人口多,给村域安全管理带来难题。黎各庄首先从排查安全风险隐患入手,找出漏洞短板,建立起消防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经过实地调研、入户走访,我们发现电动车和燃气安全隐患是村内迫切要解决的问题。”黎各庄村党总支副书记王申介绍。由于村域面积较大,且主要为平房区,电动车是村民的主要出行方式。黎各庄村民拥有电动车达2000余辆,但村内充电设施明显不足。为了解决电动车充电“刚需”,有人架起“飞线”,有人干脆把电池拎回家,这都带来极大安全隐患。

此外,村内的自建房较多,一层是商铺、楼上作为居住区的情况较为普遍。“以前商铺经营餐馆的都是使用煤气罐,存在煤气泄漏、管道老化等安全隐患,如果火烧连营,后果不堪设想。”王申说。

结合村域消防安全实际,黎各庄村决定将电动车、燃气安全隐患列为两个重点整治项目开展综合治理。同时,通过将村域划分为11个网格进行精细化管理升级,开展智慧消防体系升级和消防站建设升级,以“三个升级”为抓手进一步筑牢安全防线,打造“平安黎各庄”。

硬件升级守牢村域安全门

村内基础设施先天不足是造成安全短板的重要原因,实现安全管理,基础设施是关键。一套智慧消防体系在黎各庄村建立起来。

在村民李晓明家中,天花板上装上了一个手掌大小的独立式烟感报警器。“我年纪大了,记性不好,有时候灶上东西煮着就给忘了……现在有了这个报警器,心里踏实多了,在外地工作的孩子也能更放心。”李晓明说。

原来,为了解决村里的燃气安全隐患,黎各庄村为300余户家庭免费安装了烟感报警器,并同步建立智慧消防云数据中心,烟感报警器检测到烟雾时会触发警报,并将报警信息实时上传至智慧消防云数据中心,同时,烟感报警器绑定的手机也会收到电话和短信提醒。据王申介绍,烟感报警器通过联网,将信息转接到村监控室,值班人员24小时值守,如遇火情会第一时间与微型消防站进行联动处置。全村还安装了200余个摄像头,实现村域监控全覆盖,通过科技力量打造安全、智慧的消防体系。

针对餐饮商户使用煤气罐的隐患问题,村里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动员商户使用上了安全又经济的生物油燃料。

电动车的隐患治理也从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着手展开。村里腾出4000平方米土地,建设了8处智慧充电车棚,配备1200个充电插座,让村民就近停放、就近充电,形成“5分钟充电圈”,彻底解决了电动车充电需求。

黎各庄村还升级改造微型消防站,除了专职消防员,站内还配备消防救援车、消防作业服等,增设消防空气呼吸器等专业消防设施,并实行消防员24小时值班巡查制度。微型消防救援站可发挥机动灵活、到场速度较快、高效实施初战的作用,达到“灭早、灭小、灭初期”的救援目的。

网格管理高效精准筑防线

走进黎各庄村微型消防站,墙上挂着的黎各庄村村域地图和网格化服务管理示意图格外醒目。“这是黎各庄村村域地图,在这张图上面,不同的标识代表不同的含义,消火栓代表本村消防水源位置,深蓝色虚线标识能够通行10吨以上大型消防车辆的道路……”提起村域的每一条道路,消防员杨林和其他消防员们都了如指掌,因为所有道路,大家都开着消防车进行过实地踏勘,“只有熟悉每一条道路,我们才能在确认火情发生点位之后,迅速地制定灭火救援方案。”杨林说。

黎各庄村微型消防站的每一名消防员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网格长助理。

为了做好精细化管理,黎各庄村将全村划分11个网格,由村委会工作人员担任网格长,每一个网格都安排了一名消防员担任网格长助理,在所属网格内协助建立消防安全工作台账,及时收集排查安排隐患并监督整改,为村域消防安全治理出谋划策,也将消防安全治理工作落到最小单元。

“全村有总的消防治理方案,而每一个网格也有专门的消防预案。比如某个网格内,最容易发生火灾的地方在哪里?发生火情后,消防车从哪里进入?火势蔓延后,消防用水怎么解决等等。”杨林介绍,在村民自建房整治工作中,从入户调查、判定风险,到隐患整改,消防员全程参与,协助解决消防安全隐患问题。

安全管理不仅需要“精细化”升级,也需“全员化”参与,提高安全意识,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针对村内外来人员大多从事外卖、快递、服务业,早出晚归、流动性大等特点,消防员们还将消防安全宣传阵地前移,在村流管办设置宣传阵地,利用新增外来人员到流管办登记的时机,为流动人员进行灭火器具的使用和疏散逃生知识等培训,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并呼吁大家共同做好防火工作,筑牢村域消防安全“防火墙”。

转自《朝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