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创实验区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以来,实验区坚持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大胆探索实践,逐步构建起文化产业领域的全面改革创新体系,形成了一批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模式,已成为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金名片”和引领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试验田”。一是创新方式提升园区品质。聚焦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以园区精品化、特色化、品质化建设为重要抓手,鼓励符合要求的园区投资运营单位通过工业厂房改造利用、传统商业设施升级、有形市场腾退转型等3种方式加快转型升级。二是完善机制实现集群发展。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联合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等机构,2017年牵头发起成立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中心,2018年牵头发起成立全国老旧厂房保护利用与城市文化发展联盟,2019年牵头发起成立国际文化产业园区联盟,形成联动京津冀、全国性和国际性的协同发展机制,2020年举办“‘魅力京津冀’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交流对接、人才培养活动”,2021年开展魅力京津冀“协同共享·聚焦冬奥”冰雪文化产业峰会暨产业合作交流对接活动、文旅人才交流培养活动。三是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园区。引导园区立足发展优势,重点打造了郎园Vintage、懋隆文化产业创意园等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经济贡献大、综合实力强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园区和文化消费特色园区。四是加强合作拓展发展空间。东郎、竞园等园区在城市副中心、雄安等地设立分园区,郎园、北京电影学院文创园等园区通过品牌输出等方式在天津、杭州、长春等地建立了连锁园区,腾笼换鸟、城市更新的“朝阳模式”在全国乃至国际得到复制推广。五是丰富园区文化活动。先后支持和指导举办东枫德必新国潮生活方式体验周、郎园图书市集、东郎文创市集、懋隆国潮新风尚特卖会、竞园乐享国粹经典游园会、东亿公共艺术季等文化消费活动,大力推动文化消费转型升级,引导和支持文化产业园区探索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消费,着力打造文化消费特色园区,提升园区发展活力,助力北京市“两区”建设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下一步,实验区将进一步依托区域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深入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水平建设连接首都功能核心区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文化科技创新发展廊道”,努力建设国际数字文化引领中心、国际时尚文化消费中心、国际文化传播交互中心、国际文化资源汇聚中心,全力建成全国文化产业改革探索区、全国文化经济政策先行区、全国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创新引领区,为全国文化产业发展输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文化改革创新经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