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基层动态

居民事 居民议 居民定 “居民议事厅”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日期:2021-12-03 16:59 来源:崔各庄地区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居民事 居民议 居民定 “居民议事厅”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楼门怎么建,楼门怎么管,居民自己说了算。为了充分发挥居民自治作用,在完成楼门公共空间打造的过程中,动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家园建设,打造全景楼院,京旺家园第一社区以“居民议事厅”为民主议事平台,以京旺家园一区6号楼和二区13号楼两栋单元为改造试点,通过居民议事助力楼门自治建设,在改善楼门内外环境的同时,凝聚邻里互助的守望情,创造安全、宜居的社区环境。

小楼门体现大文明

楼门是居民每天出行的必经之地,也是社区文化的重要载体。楼门环境不仅让社区环境更加有序,而且更能增进邻里感情,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近日,京旺家园一区6号楼和二区13号楼门口新增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集主题宣传、社区公示栏和居民才艺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楼门文化墙”正式亮相。居民们亲手将剪纸、书法和水墨画等原创文艺作品挂上洁白的墙面,醒目的标志设计、鲜明的有力口号和生动的书法作品排列有序,让人一踏进楼门就能感受到浓浓的邻里亲情。今后,重大活动、好人好事、社区通知等社区居民关心的内容也将会在这个生动的展示空间中得到有效传播。

在京旺家园二区13号楼2单元,居民选定的主题是司法宣传,“民主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口号琅琅上口,令人过目不忘;隔壁单元则选取了“追逐梦想,赛出激情”的冬奥主题,冰球、滑雪、冰壶等冬奥健儿矫健的身姿剪影跃然墙上,以最直观的方式为居民们带来浓厚的奥运参与氛围。

“楼门文化墙完全由居民自行商议选取宣传内容,为自己所住单元的楼门文化墙赋予党建、服务、垃圾分类和文明礼仪等不同主题,并用社区书法协会提供的文化作品加以装饰,打造出专属的楼门文化宣传阵地。现在楼门改造完成了,社区还修建了停车棚,以前停在楼道里的自行车也有了专用车棚,楼门环境焕然一新,当初不配合的居民也都感受到了楼门文化的魅力,邻里关系也越来越好了!”杨华琴是京旺家园二区13号楼2单元的楼门长,对于楼门的变化,她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1+3+5﹄ 打造居民议事品牌

据了解,楼门文化墙的建设得到了崔各庄乡“议事协商规范化和园区治理”及环境整治等项目的资金支持,而社区独创的“135居民议事厅”也为文化墙的最终落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党建引领下,京旺家园第一社区研究制定了一套议事协商闭环机制,建立楼门、园区和社区共商共治的三级议事平台,通过“民提、民议、民商、民决、民评”的方法,引导居民学会使用规范化的议事流程,最终实现有序、公开、透明的居民主动治理模式。

京旺家园第一社区党委书记肖斌介绍,“135居民议事厅”于今年7月底正式启动。议事厅的成员全部是来自楼门里的居民代表,他们不仅在楼院、邻居中有很高的声望,同时也是服务于社区文化、社区创享计划的楼门能人。首次尝试居民自治,社区党委决定从大家都关心的安全问题开始,“试水”楼门治理。首先由两栋楼9个单元的十余位居民议事代表共同商议,选出“打通消防通道”这一议题,号召楼内居民主动清理自家堆物堆料。8月初,为更好地了解各户居民的堆物堆料情况,社工与议事厅成员在社区的支持下,对9个楼门的居民发放了致居民的一封信进行意见征集,建立了楼门堆物堆料清理台账,及时掌握各个楼门的清理进展情况,并设立了为期一周的奖品兑换环节,社区为完成清理的居民发放日用品作为奖励,鼓励居民们踊跃参与。

楼门自主清理活动期间,社工与议事厅成员深入到楼门每一层,对仍存放在楼道间的堆物堆料进行居民询问,确定堆物堆料使用情况,物业人员协助居民对大件垃圾、废旧物品等进行搬运,僵尸自行车有了新去处,废旧电动车找到了新的主人。作为社区的志愿者和议事代表之一,杨华琴首先做出表率,将自家门前的泡菜缸收拾干净,还跑上跑下,协助其他居民进行清理和兑换奖品。“为了大家的安全,就算受点儿累也值得!楼门干净整洁了,安全通道畅通了,大家住的也就舒心了。”杨华琴说。

楼门清理完毕后,议事厅成员带领居民们就楼门文化墙的主题定位、设计施工方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目前,京旺家园第一社区9个单元楼门的改造任务已经全部完成,每一扇独具特色的楼门,都是推进居民自治、协商议事最好的佐证。

从制定选题,到居民自主清理堆物堆料,到社区进行活动激励、集中清理,最后到楼门文化墙的完成,京旺家园第一社区坚持“民事民说,民事民议,民事民商”,不断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让楼门居民自己管理自己的楼门,自己服务自己的楼门。下一步,京旺家园第一社区还将通过“135居民议事厅”开展专题议事活动,围绕示范楼门建设、垃圾分类等社区治理问题进行民事民商,民事民解,真正为居民赋权,促进社区自治,打造居民群众满意的楼门文化。 文/郭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