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越老兵对党信仰 向党之心鲜亮如初
援越老兵对党信仰 向党之心鲜亮如初
“有一种人生是用对党的信仰写就的,不论时空如何转换,信仰之光依旧熠熠闪烁,照彻人生之履,不泯初心本色。”马泉营村有着51年党龄的老党员陈玉生在讲述过往经历时,无比动情的说道。听着他的讲述,记忆顷刻间就驶向了上个世纪,从抗美援越奋勇战敌到参加国家建设呕心沥血,几十年的心路历程,昭示着信仰的力量。
信仰如山已入心
1947年出生的陈玉生是马泉营村人。上小学时,看到语文课本封皮上的五星红旗,阅读着刘胡兰、董存瑞的故事,从那时起,他幼小的心灵里就种下了爱国主义的情愫。1960年,他在孙河中学读书,毕业后回村参加劳动,1964年成为一名共青团员。也就在那时,他写下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因为在以往的教育中,他已经对中国共产党有了坚定的信仰,他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党员,为党的事业而奋斗。1965年部队征兵,经过严格体检,陈玉生有幸成为马泉营村当年唯一的一位新兵,当披红戴花离开家乡时,他就在内心里下定决心,一定不负家乡父老乡亲的期望,在部队快速成长,早日成为一名党员。入伍后,陈玉生开始在青岛海军第二航空学校学习气象,1966年被分配到江苏常州奔牛机场气象台,1967年被分配到海军高射炮兵第五团参训准备进入越南。1968年初,20岁出头的陈玉生正式追随部队,带着满腔热血进入越南,唱出了他的“戎马之歌”。在这期间,一份份入党申请书交给党组织,早日成为党员成了他最纯真最迫切愿望。
信仰激励胆亦壮
1968年初,云南河口、越南老街之间的友谊桥,已然成为人的海洋。坐在炮车上,看着夹道欢送的人群,那热情的欢送声,让陈玉生内心升腾起一种壮士出征的感动,虽然想忍住,但热泪还是从他眼中夺眶而出,他想起了那句古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就在那一刻,他在内心立下誓言,一定要做一名意志坚定敢打敢拼的优秀战士,为家乡争光。到了越南的第一天,部队就遭遇了美军的空袭,“卧倒”“隐蔽”的提示声,一直响彻在耳边。震耳欲聋的炮弹爆炸声不时传来。然而,怀揣着青春报国理想的战士们,谁都没有畏惧,更没有退缩。到了越南,陈玉生和战友们在一个山坡侧面,用几个竹竿做骨架,用芭蕉叶铺屋顶,就地搭建了简易住处。为了躲避敌人轰炸,同时在山坡上挖了猫耳洞。这样敌机来轰炸时,就可以随时躲进猫耳洞。陈玉生回忆,在抗美援越的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里,他经历了血与火的战争考验。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1968年 2 月28 日在越南安沛打的一场战役。“那天美国的飞机不知来了多少批,对我方阵地进行轮番轰炸,天都打红了。”陈玉生记得那一天战斗从下午4点一直持续到了凌晨 1点,他所在的后勤部队也冲上前线填充炮弹。他们两个人一组,有一个人扛一枚炮弹,有一个人背两枚炮弹,奋不顾身地向高炮阵地跑去。“那个时候,虽然面临着生命危险,但战友们什么都不顾,以身许国四个字早就在我们的内心化为英雄的箴言。”陈玉生感慨道。1969年2月,陈玉生完成援越任务,随部队返回国内,继续在海军高射炮兵第五团服役。1970年2月,陈玉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部队始终保持党员本色,先后担任指挥连警卫班班长和团部警卫排排长。1978年,陈玉生离开了心爱的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开始了新的人生篇章。
信仰坚定初心不改
1978年10月,陈玉生转业到了北京南湖砖厂,这是北京建筑材料工程局旗下的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号称亚洲第三大砖厂。虽然离开了炮火连天的战场,但熔铸于内心的满腔热血丝毫不减,他随即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在砖厂,他先后担任了车间工段长、车间书记、保卫科领导、纪委副书记、办公室主任、砖厂工会主席、物业公司经理等职务。陈玉生说:“我在砖厂换了六七个部门,时间长短不一。但对于组织的安排,我从来没有讲过条件,虽然有时我也想安安稳稳地在一个部门待几年,但是想到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
2000年,53 岁的陈玉生退休。在砖厂的二十多年工作中,虽然工作岗位不时更换,但陈玉生一直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秉公办事、廉洁自律、关心下属的本色始终不变,在砖厂赢得了职工的口碑。直到如今,逢年过节,过去在一起工作过的砖厂老同事还会来看望他,他说这份真情很可贵。
如今,退休在家的陈玉生,依旧保持着军人助人为乐的光荣传统。他每天早上起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楼前屋后的街道清扫一遍。他说美丽乡村需要大家来爱护,来助力。作为热心人,每当村里谁家遇到困难时他总是伸出援手。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战斗”打响,作为一名老战士,他也向村党总支递交了“请战书”,但村里考虑到他已经进入古稀之年,没有安排他执勤站岗。虽然不能站岗值守,但是看到村工作人员和党员志愿者们没日没夜地守护着村民的健康和安全,他依然想对疫情防控工作做些贡献,于是他自掏腰包买了500元的水,送到了村委会,表达自己的一点心意。
“我入党那天起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听党话、跟党走,感谢党的培养,如今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依然想为社会做贡献,我要时刻让“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的光芒照耀自己,让初心鲜亮如初。”陈玉生动情地说道。时间是客观的标尺,丈量着足迹的长度,检验着信念的坚度,蕴含着精神的价值。对陈玉生这位参加过抗美援越战争的老战士、老党员以及地区广大党员来说,入党时间的长度,是怀揣初心、信念坚定的长度;在党时间的长度,折射着不忘来时的路、走好未来之路的定力与力量。
文/马丽丽 朱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