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余热生辉 用心用情谱写社区之歌
日期:2021-04-20 来源:崔各庄地区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73岁的刘旭昌是京旺家园一社区的居民,也是一位作曲家。他说话温文尔雅,透着文化气息。虽然年纪大了,身体不太好,需要三轮车代步,但他经常带着助老文艺工作队在社区里演出。由他作词编曲的社区之歌《京旺家园我们的家》等歌曲听起来情感丰富、唱起来朗朗上口,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传唱。说起刘旭昌,居民们都盛赞他热心、乐观、才华横溢。
暖心 关照老人的精神世界
老年人是国家的财富,又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对社会依赖性很强,对精神的向往和心灵的抚慰有着迫切的渴求。“在我们幸福生活的同时,社区里有不少古稀老人,天天在小区里坐着,大眼瞪小眼,闲坐无事,让人觉得可怜。”刘旭昌介绍,社区居民中有一部分高龄老人,他们不缺吃不缺喝,衣食无忧,缺的是精神生活。为国家、为集体、为家庭奋斗了一辈子的他们,渴望被关怀、渴望被看见。而刘旭昌看见了他们的渴望。2012年的春天,京旺家园社区组建社区创作小组,委托诗人赵国培作词,刘旭昌作曲,创作出第一首展现京旺历史,表达京旺人深切情感的歌曲《京旺家园我们的家》。根连根助老文工团也应运而生。在京旺家园社区,刘旭昌带领着根连根社区助老文工团开辟舞台,通过歌唱的形式,关照老人们的精神世界,解除小区独居老人精神上的空虚与孤独。2017年8月,“根连根艺术团”更名为“社区乌兰牧骑根连根助老文艺工作队”,意在学习乌兰牧骑文工团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的乌兰牧骑精神,开始文艺助老的新征程。文艺工作队定期为社区老人进行表演,将文艺演出带到小区里,带到楼门口,带到老人们的眼前和心里……老人们脸上的笑容、兴高采烈的跟唱歌声、颤巍巍的双手鼓掌就是最好的证明。通过歌唱表演,大家一起联欢与互动,让老人得到文化的滋养,感受到社区的关爱。
给力 每首歌里都有故事
“告别农家院,乔迁新家园,京旺家园我们快乐的家……”《京旺家园我们的家》这首社区之歌,已在社区居民中广泛传唱。在社区办公走廊内,墙上就贴着《京旺家园我们的家》这首歌的曲谱。平时社区只要有大的活动,首先唱的就是这首歌,甚至居民们茶余饭后、散步遛弯时都会经常哼唱这首歌曲。通过人人相传,居民们在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社区之歌中找到了归属感,唱出了凝聚力。
刘旭昌是个精益求精的人,他回忆当时为了写好歌词,晚上11点多家人都睡觉了,他还在构思。“我想京旺社区是回迁房小区,所以就有了开头‘告别农家院、乔迁新家园’这一句。”刘旭昌说,“这首《京旺家园我的家》一共有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表达居民搬新家的喜悦之情’,第二主题就是‘歌颂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就以此为中心,把这两个主题通过歌词表达出来。”歌词写完后,刘旭昌和赵国培又合力谱了曲。刘旭昌介绍,他和团队创作组一共写词作曲20多首,《戏曲联唱——抗疫英雄赞》、庆祝十九大顺利闭幕《扬帆再起航》《我是环保宣传员》《美丽中国共圆梦》等歌曲被居民熟知,在社区、广场、居民庭院被广为传唱。“文字被谱曲唱出来,那种感觉很不一样。”最初,刘旭昌只单纯写歌词,但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他作词谱曲《京旺家园我们的家》这首歌,饱含深情,受到地区居民的追捧。
“听到别人唱我写的歌,心中还是很自豪的。我写的歌,灵感多来源于生活,大多是关于党和国家的政策、社会变化、生态环保、地区建设、社区变化,或是偶尔一次的感触。”刘旭昌说,他的每首歌里,都有一个故事。
我的家》一共有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表达居民搬新家的喜悦之情’,第二主题就是‘歌颂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就以此为中心,把这两个主题通过歌词表达出来。”歌词写完后,刘旭昌和赵国培又合力谱了曲。刘旭昌介绍,他和团队创作组一共写词作曲20多首,《戏曲联唱——抗疫英雄赞》、庆祝十九大顺利闭幕《扬帆再起航》《我是环保宣传员》《美丽中国共圆梦》等歌曲被居民熟知,在社区、广场、居民庭院被广为传唱。“文字被谱曲唱出来,那种感觉很不一样。”最初,刘旭昌只单纯写歌词,但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他作词谱曲《京旺家园我们的家》这首歌,饱含深情,受到地区居民的追捧。
“听到别人唱我写的歌,心中还是很自豪的。我写的歌,灵感多来源于生活,大多是关于党和国家的政策、社会变化、生态环保、地区建设、社区变化,或是偶尔一次的感触。”刘旭昌说,他的每首歌里,都有一个故事。
热心 做公益让文艺更接地气
刘旭昌是社区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身体好的时候,每到星期五,他都会雷打不动地与队友一起沿着社区周边清理狗便、垃圾。“我希望咱们社区有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这样大家也住得舒服。作为居民,我觉得参与环保公益活动是应该的。”刘旭昌说,在参加活动的同时,他也不忘发挥特长,创作了歌曲《我是环保宣传员》、小评剧《低碳出行》,把爱护环境写在歌词中,再唱出来,以这种方式来号召大家爱护环境接地气。
刘旭昌喜欢随身携带着两个小本,里面写满了歌词。“有时候在清扫垃圾时有了灵感,我就随时把想到的歌词写在小本上,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翻看,想想怎么作曲。这样的歌词小本,我已经写了十多本了。”刘旭昌说,其实写的歌词自己都记得,但还是喜欢把小本子带在身上,没事翻看一下。
刘旭昌说:“参加环保公益活动能让生活更丰富、充实,让心灵更满足。社区是我家,环境靠大家,美化环境,人人有责。只要社区需要我,我一定尽心尽力,有一份力贡献一份力!”
人生七十古来稀,有的人退休后喜欢喝喝茶、下下棋、钓钓鱼,悠然地过着轻松惬意的生活,而73岁的刘旭昌却“闲”不下来,他用自己的热心服务诠释了“老有所为”。他是一位普通的退休工人,和雷锋同一年代的他,时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件事作为自己终身的目标及最大的快乐,他一直以自己的方式,保持着自身与社会节奏的步伐一致,保持着年轻活力,有一份光发一份热,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文/赵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