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向党 献礼百年|对话席唤民——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
日期:2021-04-13 来源:三间房地区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席唤民,1938年生人,定南里社区第三党支部党员,曾任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及学位委员会委员;旅游外经学科评审组组长。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国防某炮兵培训基地担任教员,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曾参加筹备我国第一个新专业——对外经济合作专业建设。他还先后编辑出版了300多万字的旅游教科书,其中《新编旅游统计学》被列为专业必修课。
“是党教育我、培养我,今后不管在何时何地,多大年龄,只要有一口气,跟党走的步伐就不会停止。”席唤民说。
上不告父母 下不知妻儿
为祖国航天事业隐身4年
席唤民生于旧社会,祖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即使在风调雨顺的年月,终年也难得温饱。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才勉强上了学,他深知读书才能摆脱贫穷,便埋头苦学,终于在国家资助下顺利考上了西北大学。
“1960年6月30日,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我一生的愿望!”回想起入党时的情景,席唤民仍非常激动。
大学毕业后,席唤民被分配到国防某炮兵培训基地担任教员。
“基地非常远,风沙漫卷,条件十分艰苦,但是我非常骄傲,因为这项工作属于绝密,说明这是党对我的信任,‘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长期与妻儿分隔两地,即便有过心酸,但留下更多的是参与祖国建设、见证祖国发展越来越好的荣光。”谈及过去的红色履历,席唤民的骄傲与自豪都洋溢在脸上。
长达四年的时间里,面对生活的困难、环境的恶劣和对家人的思念,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家国大业,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与学员同吃、同住、同训练,用第一代东风一号、二号导弹装备的实绩出色完成了一批又一批的培训任务,为我国造就了第一代火箭军指战员,也为今天的火箭军建设、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应国家之需 承发展之重
为祖国培养多批复合型人才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家各项产业逐步对外开放,走出国门谈判合作成为国家发展的大趋势,社会亟需既懂外语又懂专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应国家之需,席唤民参加到全国第一个新专业建设——对外经济合作专业筹建工作,该专业以外语为主,兼设理工、财经、政法等相关课程。
“曾经我还跑到上海拜访了多个国际公司,向他们请教对外合作专业知识,一字一句记录,就怕漏掉哪个点,每次去都写得洋洋洒洒一册子,回来就开会讨论研究如何调整现有的课程。”席唤民说。
经一年紧锣密鼓地筹备,在师资调配、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编选等工作基本就绪后,翌年就在全国统一招生,随后,全国相关院校先后建立该专业,培养大批外经人才,填补了对外经济战线人才急缺的空白,为我国外经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看清形势 洞察先机
为祖国旅游业迅速发展助力
“咱们国家旅游资源很丰富,但是我国旅游业醒的早、起的晚,专业建设滞后,我和业界同仁认为应该先培养旅游建设人才,加强该学科的建设,加速旅游业发展......”谈及旅游专业,席唤民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按照党的指令率先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立了旅游系,后于1993年任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地点天津)一职。因亲人都在北京,那时的他只得北京——天津两头奔波,常常因为工作太忙只有晚上才有时间编写教材。
“深夜的大楼里只有一扇窗户透着灯光,那一定是席老师的。”这是当年朋友的调侃,更是他真实的写照。
他既参与行政管理,又在第一线搞教学科研、编写教材,开办不同层次的旅游教育培训班。面对繁重的工作,席唤民没有一句怨言,他说:“既然党这样安排,说明党认为我可以做好,我不能辜负党和国家对我的信任!”
在国家旅游局的支持下,曾召集全国“老少边穷”地区举办了数十期旅游局长班、饭店总经理班、旅行社总经理班等培训课程,通过培训让家乡变得更美好,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除此之外,他还带头搞学术研究,撰写论文,著书立说。发表了《旅游外汇预测》等数篇论文,先后编写出版了300余万字的旅游教科书,其中主编的《新编旅游统计学》一书,作为全国旅游专业的必修课,目前已出版至第七版。
退休不褪色 离岗不离党
为三间房地区建设发挥余热
退休后的席唤民,继续发挥余热,多次参加党组织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争先创优”与“两学一做”等活动,发挥党员在宣传教育、文明健康、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综合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席唤民在担任地区侨联副主席期间,积极为地区党和政府、社区的发展建言献策,组织开展各类活动,调动侨界群众的积极性和热情,增进辖区居民团结友谊,被市区侨联多次评为先进个人和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席唤民把60年前的承诺践行至今,向我们展示了一名党员几十年如一日践行初心和使命的风范。他的事迹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