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基层动态

听咱身边的平房人讲家风

日期:2020-12-28 来源:平房地区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只要身在北京 活动绝不落下”

姓名:常素兰 年龄:60岁 所在单位:天鹅湾社区

常素兰与老伴芦富平是平房地区天鹅湾社区第三党支部的自管党员。从转入之初,老两口就表达了对社区建设的理解和对党员管理的支持。常素兰在志愿服务微信群里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看组织需要,听你们安排,只要我们在北京,全都安排上。”一句听安排,体现了她和老伴儿对社区党组织的充分信任。

今年疫情期间,常素兰参加了15次站岗服务,主要负责协助安保做好体温测量、快递检送、出入证管理。无论是大雪纷飞、还是艳阳酷暑,她从不食言,每天11点整,出入的居民总能看见她的身影。

社区开展垃圾分类活动后,常素兰更是第一个报名参加垃圾分类监督队。作为天鹅湾小区的监督队长,她不值班的时候,也会在小区内发放宣传单,为志愿者带队。

此外,她还与老伴儿芦富平一起积极参与党员活动,为垃圾分类工作献计献策。常素兰每天早晚都会查看小区的垃圾桶,看哪些没有符合垃圾分类要求。如果有不到位的地方,就拍照发布在沟通群里,找到保洁员及时处理,确保责任到人。这样坚持了3个月,天鹅湾小区垃圾分类工作有了明显改善。

“家里的支持是我工作最强大的后盾”

姓名:马云红 年龄:51岁 所在单位:雅成里社区

作为雅成里社区的党委书记,“新冠”疫情期间,马云红一直奋战在防疫一线,她手机24小时开机,不间断地为居民服务。

在一次电话随访中,马云红发现一位处于居家观察中的老人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准备到小区卫生服务站开药。老人的儿子曾有过武汉差旅史,但并无任何异常。面对这种情况,马云红先后为老人家中送去了其需要的体温计、口罩、84消毒液等物品,叮嘱做好家庭消毒,并对该户所在楼层、电梯进行消毒。在确认其发烧后,她劝导老人乘坐私家车尽快前往民航总医院发热门诊就医。

2018年夏天,马云红的女儿杨艺大学毕业,来到平房地区办事处工作。自疫情发生后,母女俩都各自忙碌着工作,开启了“连轴转”模式,晚上基本上都“互相瞅不见”。

受疫情影响,杨艺的爸爸杨玉红一直停工在家,看着忙碌的妻子和女儿,他便当起母女的后勤部长,承担起家里的一切事务,让母女俩安心的投入到防控一线工作中。“家里的支持是我工作最强大的后盾。”马云红说道。

“环保理念已融入我家的日常生活”

姓名:郭书敏 年龄:61岁 所在单位:姚家园西社区

她是志愿者,经常参加社区的站岗执勤、创卫巡视等活动;她是发报员,每周为居民发放《百姓平房》周报;她是宣传员,向居民宣传社区的各种工作及要求,动员大家养成良好习惯……她,就是郭书敏。

不仅如此,她的爱人张立五也非常支持其工作,还在空余时间积极地参与社区活动。为了保卫家园的安全,疫情来临之际,郭书敏和爱人积极报名参与疫情防控值守,对自己居住的楼道进行消毒喷药,并按时分发《百姓平房》周报。

特别是在《北京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后,郭书敏参加了社区的垃圾分类培训,并在活动后让儿子打印了一份垃圾分类清单,将其塑封起来挂在厨房的墙上。每次垃圾分不清类别的时候,就到厨房看一看。郭书敏的儿媳妇还专门为厨房添置了一个垃圾分类神器“挂式垃圾桶”,挂在橱柜上专门用于收集厨余垃圾,既方便又实用。郭书敏经常教育孩子坚持勤俭持家的传统,家里的东西尽量修复利用。如今儿子儿媳也将绿色环保生活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环保意识已深入到家庭每个成员的意识中。

常年活跃在志愿服务一线

姓名:陈桂茹 年龄:65岁 所在单位:姚家园村

自1998年起,陈桂茹就是姚家园村舞蹈队的文艺骨干,平时积极参与村内的各项志愿站岗服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一直负责姚家园西里2号院的疫情防控志愿站岗工作。作为2号院防控组的组长,除了自己每天两班的站岗时间,她还要负责本组志愿者的岗位安排、协调和通知下达任务。

与此同时,陈桂茹还是姚家园西里5号院9号楼的楼门长,每天上午8点之前,她都要完成9号楼8个单元区域的防疫消杀喷药工作。作为一名老党员,陈桂茹在疫情防控工作面前从不言苦,每天工作五六个小时,一直坚守在志愿服务岗位。

常年活跃在志愿服务一线,陈桂茹说,这都归因于她有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全家9名成员都是她坚实的后盾。

陈桂茹在2006年做过一次腰椎手术,已退休的老伴儿韩徳启便主动承担起家中的各种家务和三个孙子上下学的接送任务。并对妻子志愿站岗工作表示支持和理解。在母亲的带动下,两个儿子、儿媳也在各自岗位踏实工作,无私奉献。

忙于排练 无暇儿子婚礼筹备

姓名:卞雪梅 年龄:60岁 所在单位:平房社区

卞雪梅是一名文化志愿者,她能歌善舞、多才多艺。自退休后,她就一直活跃在社区的文化舞台上,担任艳阳天舞蹈队的队长。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庆典活动中,卞雪梅作为朝阳方阵群众联欢活动的演员,以精益求精的标准,圆满完成了演出任务,以突出的表现向新中国七十华诞献礼。在前期排练中,她每天早出晚归,严格要求自己。作为挑选出来的小教员,她要先自行学会动作,练习熟练以后再教给大家。为保证演出动作精准,完美呈现效果,她精益求精,耐心指导一起参加活动的队员,与大家一起顶着烈日反复熟悉动作,直到化为身体本能。

当时,卞雪梅儿子的婚期也定在国庆节期间,但因忙于排练,她无暇顾及儿子的婚房装修和婚礼筹备。对此,爱人和儿子均表示理解和支持,让她放心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本次演出排练中。此外,她还鼓励爱人荣秋俊积极参与社区国庆治安巡逻站岗志愿服务。

谈及参加本次庆典活动的感受,卞雪梅深情地说:“没有家人的鼓励,我坚持不下来。能有幸参与此次盛典,我倍感自豪。在这里,我要尤其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