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桶”活了!为了帮您掌握“圾”分标准,他们玩出新花样
日期:2020-10-16 来源:三里屯街道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这个日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比较冷门,但“标准化”三个字其实早就扎根在我们的生活中。自古以来,我们也用“规矩”二字,来强调“标准”的重要性。在世界标准日这一天,咱们三里屯街道的垃圾分类工作,也特别强调了标准。
10月14日上午,一场宣传活动在幸福一村、幸福二村社区开展,这是咱们三里屯街道打造的“绿坐标、新分类”主题垃圾分类玩偶进社区宣传活动。垃圾分类相关工作人员、志愿者用逗趣的方式,向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的标准和意义。
四位志愿者上演大变身,与工作人员一起,来到社区,发放宣传材料。面对居民们提出的问题,志愿者会认真讲解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具体步骤。玩偶进社区,乐趣之中包含着严谨的标准。本次活动的目的,除了宣传,还在于强调标准化,引领居民养成正确的分类习惯。
居民日常接触的垃圾有数十种,本次活动中,志愿者向居民发放的宣传材料,明确标注了日常所见垃圾的类别。志愿者还建议居民,将宣传指引放在厨房或家中垃圾桶旁,便于查找。
此外,本次活动选在幸福一村、幸福二村社区开展,是为了巩固此前开展的垃圾分类习惯养成活动成果。“养成的垃圾分类习惯必须是正确的,才有意义。”工作人员表示,在引导居民树立正确进行垃圾分类习惯的同时,通过多个节点进行宣传、指导,能够确保居民学得会、做的对。
本次宣传活动的重点,是工作人员现场“抽查”,以问答的形式,与居民进行现场互动。居民在“零准备”的情况下,随即完成考题,答对便可获赠小礼品。发现问题、“卡壳”时,大家一起找答案。
咱们三里屯街道推进垃圾分类过程中,将重点放在社会动员、宣传引导上。街道将宣传的阵地“扎进”社区,本次更是以“巡游”的形式,开展运动宣传。在宣传中,居民的参与情况、垃圾分类知识掌握情况、都汇总成“大数据”,成为下一阶段宣传活动的基础。而居民提出的垃圾桶站设置点位、部分垃圾容易混淆、希望以支部为单位进行比拼、希望能够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学习分类知识等意见建议也被“记录在案”。
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养成。但三里屯人只争朝夕,步步为营,采取多种形式,动员居民参与,提高积极性。让大家心里,都装着垃圾分类的标准。让垃圾分类成为屯里人心中的大事、要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