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外时讯2020年第二十三期
日期:2020-03-23 来源:朝外街道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朝外时讯【2020】第23期
朝外街道工委宣传科 2020年3月23日
朝外街道把好“六道关” 筑牢防控根基
面对疫情,街道深入持续做好防控工作,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工作方式, 即把好“六道关”,守好防控第一线。
把好社区进门关。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街道实施全员力量下沉社区一线,街道、区属干部、社工、在职党员、志愿者共同组成一道严密的社区防护墙。同时,街道还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小区出入登记管理制度。居民、车辆办理出入证,测量体温,凭证出入,后备箱也必须开箱检查;规范交接班制度,做到24小时在岗、有人,不留死角。
把好楼宇复工关。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为落实楼宇防控工作,街道同辖区50座重点商务楼宇形成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建立“双楼长”制,实现各项信息无缝对接。督促楼宇产权单位与企业签订责任书,同返京企业员工签订健康承诺书,每日落实楼宇企业复工及检查情况。同时,结合属地商圈复工特点,推行“1+7+7+N”工作体系,积极创建“零感染”商业区。各复工企业严格实行出入登记式管理,部分商务楼宇采用红外线测温仪,落实一米线规则,提倡员工居家办公,弹性工作,确保复工复产安全。如今,疫情下的朝外商圈正在逐渐恢复中。
把好应急演练关。街道未雨绸缪,把好应急演练关,通过实战应急演练的方式将相关规定落到实处,以实战查缺补漏、及时调整和修改漏洞。针对社区、商超、商务楼宇等不同情况,街道因地制宜,“私人订制”不同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
现阶段,北京境外输入人口增加。面对这一情况,朝外街道紧急行动,将致居民的一封信以多语言形式发放,并严格落实十四天居家隔离措施。吉庆里社区还将隔离人员门牌信息张贴至电梯处,让居民安心的同时,号召居民参与疫情监护工作。
把好夜间值守关 。朝外地区商务楼宇多、写字楼多,相应的外来人员众多。当下正处于返京潮时期,白天和晚上会有不少返京人员返回居住地,为了把好这道安全门,街道建立了一套夜间动态巡查制度,把好夜查巡查关,实现动+静,白+黑的全方位管理模式。为了把好这道安全门,党员志愿者们挺身而出,戴上红袖标,为疫情防控工作献一份力。
把好心理关怀关。随着疫情防控的不断深入,广大一线社区工作者、居民,以及隔离人员,心理上难免会产生波动,街道主动问需,建立了心理支持线上辅导机制。依托社区居民关系网,街道将心理辅导课从线下搬到线上,建立辅导群、辅导热线、一对一心理辅导模式,24小时不停休,义务为辖区一线社区工作者和居民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同时,心理辅导师依托微信群,每天定期开展放松、冥想等运动,引导大家保持身心健康,做好情绪管理。
把好生活保障关。疫情期间的生活保障工作直接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为了保障居民基本生活,朝外街道及时与相关部门、辖区商超进行沟通,采取无接触送货上门的方式,把居民订购的物品送货到家。居民只要通过手机app下单,便会有人把您订购的东西送到家门口,此种方式在方便居民购物的同时,切实的落实了防控工作,得到了居民的信任和肯定。
三丰里社区:推出境外返京疫情防控三步法、十步图
近期正值境外人员返京高峰,朝外街道三丰里社区推出居家观察三步法,通过建立三级反馈机制、严格居家观察、细化后勤保障,切实做好境外返京人员接转及观察工作,坚决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
一是三级对接,畅通转运流程。建立街道-社区-物业三级反馈机制,第一时间完成转运接收工作。对接专班。专组对接街道防控转运专班,第一时间掌握转运信息。转运结束后,及时填报外籍人员统计表,完成双向闭环。社区准备。接到转运任务后,联系负责转运的司机,及时发送接收小区的定位。社区接转责任人做好个人防护,携带居家观察服务包提前10分钟到达指定接待位置,依据社区自制操作流程图完成接收工作。对接物业。完成转接任务后,将返京人员情况告知物业,使物业与返京人员进行对接,做好服务。
二是情理交融,严格居家观察。晓之以理,发放“一规三信”(即《北京市疫情防控最新要求和规定》、《致在京外国人士的一封信》《防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健康提示》和《入境返京人员居家医学观察提示》),协助返京人员通过“京心相助小程序”和《境外返京人员登记表》填报个人信息,劝导境外返京人员配合进行居家观察。动之以情,与返京人员建立微信联系,通过“每日上报体温群”,每日问身体情况、问服务需求。发放境外返京服务包,提供口罩等防护物资,配备社区服务提示卡,让隔离充满人文关怀。督之以策,倡导境外返京人员签署《居家观察同意书》,并在门上张贴“团结一心 战疫必胜”监督卡,积极进行自我监督。
三是细化规范,坚实保障防线。细化接转流程,制作接待操作流程图,一图呈现十步措施、十样物资。做好培训指导,保证每一位参与人员知晓工作流程、工作标准。提高防护标准,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接转前对接转人员做好防护,接转后回到社区进行彻底消毒,切实保障人员安全。
吉庆里社区“一老一小”守护家园
在吉庆里社区的防疫工作中,吉庆里社区党委书记徐爱民把居委会副主任朱双禄和居干刘杰排成一个工作组,这“一老一小”的组合成为吉庆里社区最为引人注目的一对工作搭档。
吉庆里社区副主任朱双禄按照相关程序已经办理退休手续,正应该像大多数人一样安享自由轻松的退休生活,然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大战改变了原有的计划,他和居委会全体工作人员一起冲在抗“疫“第一线,表示疫情不退我不退,站好最后一班岗。吉庆里社区居干刘杰有个特殊的别称“小蜜蜂”,她虽然年龄最小,但在社区工作时间并不短,对居委会的各项工作都熟记于心,对包楼居民的情况耳熟能详,每天就见她跑里跑外不停闲,真的像一只不辞辛劳的“小蜜蜂”。
在这次战“疫”中,他们一同入户走访贴通知、为居民核对户籍信息办理出入证;一同站岗值守,为居民测体温、查证件,解答宣传防疫知识;一同在凌晨接管国外返京人员,并办理居家观察相关手续。在小区内经常看到这“一老一小”的身影,他们默契的合作,传承着吉庆里社区以老带小的工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