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三”字经,成就三里屯创卫“三好生”品质
日期:2020-01-16 来源:三里屯街道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三里屯,一个引领北京乃至全国的时尚汇聚地,璀璨的霓虹灯,炫酷的商业楼宇,热闹非凡的酒吧街,穿梭其间的俊男美女,这里是北京“夜经济”的代名词,是首都最为繁华所在之一,也是创造艺术、引领潮流的国际地标。此外,这里还遍布着各国使馆、外交公寓及外资企业,可以说三里屯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一举一动都有着“国际影响”。而创卫工作在三里屯的推进之路,更充满着你想象不到的各种挑战。
越是焦点,创卫难度越大,三里屯地区除了驰名世界的时尚商圈和使馆区外,还有着众多老旧小区和你根本去不到的背街小巷,其他街道面临的各种困扰,三里屯一样不少。涉及创卫检查点位,特别是七小门店很多,监管难度大、成本高,在创卫初期,三里屯的整改效果难以得到长效保持。此外,因宣传和发动工作还不够充分以及缺乏专业的声音和力量,部分社会单位、流动人口对创卫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主动意识不强,老旧小区“十乱现象”严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上面急、中间忙、下面凉”的现象,地区的创卫任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面对一系列的困难,三里屯街道并未退缩,而是严格按照市、区各项工作要求统一部署落实创卫工作,尤其街道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不仅明确了整体目标和思路,还通过创卫将街道各层面各项工作都进一步扎实推进,以便更好的解决地区居民的需求。
说起地区创卫取得巨大成果的秘诀时,三里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郭孟向我们介绍道:“为确保三里屯顺利通过创建国家卫生城区暗访验收工作,全街道上下群策群力,团结奋战,坚持统筹协调与督察督办齐抓,坚持以创卫办为主和多方联动并举,坚持执法从严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坚持全面提升和难点突破共进,在持续开展清理堆物堆料、病媒防制、食品安全、重点场所卫生等专项行动中顺利完成创卫暗访迎检工作,另外在创卫过程中,我们还结合地区特点摸索出了‘四个三’等特色工作机制和方法,将地区卫生和环境整治工作推向高潮阶段。”而这“四个三”机制,就是指的建立三支队伍、创建三联单、抓好“三级管理”和创卫与各项工作的三结合。
正所谓“事在人为”,“人”是做事的第一要素。为了做好创卫工作,三里屯街道首先解决了“人”的问题,也就是队伍的问题。三里屯建立了三支创卫队伍: 第一支队伍“创卫联络员队伍”,由街道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和社区负责人组成,主要领导带队亲自查、主管领导带队专项查,突出高规格;第二支队伍“日常巡查督导队”由职能部门、社区创卫工作专干、病媒消杀公司专员、各街巷长组成,充实扩大日常巡查力量,开展多层面、立体化巡查督导,力求全覆盖;第三支队伍“联合执法督查队”,由创卫办综合执法队、食药所、工商所等职能部门组成,每天随机选取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居民小区、“七小”商户等点位进行拉网式巡查,每周形成检查报告及动态问题台账,汇总公示,督促整改。三支队伍相互配合,互补互进,确保创卫工作成效不论纵向还是横向,都能得到全面保障。
三联单,是街道为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认领所创的,检查人员进行督查时要做到“每店一单”:第一联由街道创卫办留存备案,汇总形成问题台账,每周公示;第二联交给被查单位,要求其针对问题限期整改;第三联给点位所辖社区,要求按照整改期限进行问题“回头看”。三联单模式有效地明确了创卫检查的时间、地点、具体单位,同时检查单位、街道创卫办、所在社区将检查出来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以及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签字进行三方备份存档,最后由社区来进行督促整改,如此形成了闭环。三联单的工作模式在创卫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仅有助于创卫办、各单位工作人员知道问题的症结出在哪里,做到有迹可循,有迹可查,还在全区受到了推广和认可,特别是对创卫工作的推进和资料留存都非常有意义。
另外,由于地区六小门店较多,因此涉及到的创卫重点点位也较多,根据这些区位特点,街道将地区分为三级点位,每个点位由一个等级部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形成了第三个“三”。“一级点位”是创卫暗访和历次检查过程中必查的重点点位,包括将鑫春秀路市场及周边、中纺里社区、朝阳医院北侧周边、八十中白家庄路沿线等作为“一级”重点区域,由部门工作人员对其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检查、联合督查,并且定期开展专题培训讲座,再针对问题进行检查整改;“二级点位”包括将地区主干道路附近的社区,工体北路沿线、新东路附近附设的小区等作为“二级”强化区域,由工作人员针对巡查督导发现的问题,逐一建立问题台账,要求社区重点关注,追访销账;“三级点位”包括一些建成规模较为高档的小区等区域,由于基础比较好,因此只需要保持日常巡查便可以。点位的等级梳理让工作分出了轻重缓急,也让地区创卫人员有的放矢。
第四个“三”指的是创卫与各项工作的相结合。即创卫和街道的重点任务相结合、创卫工作和百姓需求紧密结合、创卫工作与三区联创行动紧密结合。“为了深挖创卫中的痼疾顽症,及时了解我们地区老百姓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我们通过创卫工作发了大量的调查问卷,然后根据这些需求相对接,来利用创卫解决大家一些日常重点反映的问题!”多重的工作结合,让创卫融入到了街道的日常工作当中,互相借力、互相使力,从而都得到了有效的推进和促进。
“众人拾柴火焰高”,除了“四个三”工作机制,三里屯地区的创卫工作之所以能够顺利开展,还依靠于“三得益”:第一是得益于街道工委办事处的高度重视,除了定期召开创卫工作推进会,街道还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创卫兜底工作,聘请病媒消杀公司负责病媒消杀和监督检查工作,同时街道通过协调利用各方力量和资源加大了创卫宣传力度,例如利用地区标志性建筑的LED进行创卫宣传等;第二是得益于街道上下齐抓共管,无论是相关的科室部门,还是地区的社会单位,大家都对创卫工作全力支持,全面配合;第三是得益于上级部门,特别是区创卫办给予地区的大力支持。
相关领导不仅亲自下沉街道进行检查,还针对地区特点和难点,从细部着手开展创卫指导工作并提出工作要求。“就拿太古里、通盈大厦、三里屯SOHO等地标企业对我们创卫工作的支持来说,这些企业的LED屏一直是商业热播的宣传平台,如今因为大家对于创卫工作的支持,主动配合我们播放创卫公益视频,让我们的创卫宣传多姿多彩,别开生面!”郭孟感慨道。而“三得益”与“四个三”机制组成的“创卫配方”合理运用,也使地区对创卫工作的落实做到了精准把脉,一针见血,巩固了地区创卫成果,让地区创卫向着长效发展大步迈进。
创卫离不开人气儿,创卫离不开督导,为了营造出人人参与创卫、参与卫生整治的良好氛围,更好地发挥“门前三包”责任制在改善城市面貌中的积极作用,三里屯街道针对门前三包工作专门成立了门前三包工作联席会,树立商户自管自治意识。并且通过门前三包工作联席会,定期召开会议,将创卫问题动态清零。这个机制也在创卫过程中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在门前三包联席会的督促下,创卫工作宣传手册将在全区得到更好的推广。
伴随着创卫工作的深入推进,三里屯地区居民们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从最开始的政府“带着动”,到现在形成了居民“自己动”、而后居民带着居民“一起动”。通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家更发自内心多了一份家园情怀、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自发组织更多的人来维护环境并参与创卫工作,真正开启了政府主导、居民自治的社区基层治理良性循环模式。“无论是社会单位还是居民,如果大家都能够主动参与到我们的创卫工作当中来,我相信创卫一定可以久久为功!”郭孟坚定地说道。
据了解,迎检期间,三里屯街道共代表朝阳区接受上海、天津等外省市和本市专家考核组检查11次,市区级暗访48次,区级病媒生物专项检查8次。累计出动综合执法人员1200人次,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5700家,规范门前三包1492处,查处非法运营黑摩的80辆,清除非法小广告2620处,清理楼门院所589个,清运堆物堆料、暴露垃圾、餐厨垃圾等5783.15吨,拆除违章建筑1402平方米,整治背街小巷37条。取缔无证游商76次,办结督导案件、专项任务和平台检查单667件。同时,通过在社区宣传栏、小区进出口、居民单元楼门、单位橱窗粘贴创卫宣传海报及一封信770张,在工体北路、春秀路等主要大街悬挂硬质横幅26条,利用机关楼、工人体育场、医院学校等电子屏播放创卫海报和口号,举办各类创卫业务培训班及现场教学31场,在全地区形成广泛的创卫浪潮。
“创卫不是目的,而是工作必经的一个过程,也是我们推进工作的一个方式,同时将创卫与各项工作紧密结合之后,才能够更好的推进创卫工作的落实,真正实现同频共振!”郭孟表示道。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三里屯创卫在行动前首先梳理了问题、明确了目的,紧扣地区发展脉搏,坚定贯彻创卫惠民理念,针对薄弱项狠下功,“创”出成绩、“卫”出精彩,打赢创卫“前哨战”,更为赢得最终的胜利铺平了道路!